导演 │ 梁美微
梁美微是患有自闭症的电影工作者和倡议者,她通过镜头揭示自己一生被误诊和送进精神病院的经历,并挑战对像她这样的女孩的误解和歧视。
導演、製片 │ Ivonne Kani (Vonny Kanisius)
在自己的原則和華裔印尼家庭理想之間掙扎,一位女兒兼電影製作人開始了她自己的“西遊記”之旅,並回答心中揮之不去的問題。
导演 │ 曾忆雯
制片 │ 曾忆雯、Mandy Marahimin
导演 │ 周抱朴
制片 │ 陈查理
无论家人的反对,72岁艺术家,为了探讨他人生的创作基础,参加了综合格斗的业余竞赛与年轻人在擂台上对决。
导演 │ 祖广宁、徐薇
制片 │ 李大星
上海富家女张莎投入叙利亚战后慈善事业,却面临各方压力,她该如何在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角色间寻求平衡?
导演 │ 郑晴月
制片 │ 姚璐
1983年,张克莎接受了中国大陆首例变性手术,秘密地成为了女人;半生流离后,这一次,她想被看见。
导演 │ 陈惟扬
制片 │ 颜卉婕
前世界高尔夫球后曾雅妮从她的童年训练开始的动荡生活,一路经历了她的崛起、事业巅峰、挫折和抑郁复发,到心理治疗和康复的旅程。她重返高尔夫球场,面对人生中的曲折和挑战,探索人生之目的。
导演 │ 刘舒博
人的悲欢离合、世代更迭,只是土地的瞬息一梦。
导演 │ 袁楠茜
制片 │ 邓芷瑩
一个迷茫期纪录片导演偶然认识并追踪拍摄一个聋哑女生,经历5年的相处建立友谊。在挖掘极限背后的成因下,重塑自我的故事。
导演 │ 冼浩杨
制片 │ 黄惠贞、任硯聪
但对于曾经的海上游牧民族,这个岛到底是否我们的归属之地?
导演 │ 陈怡
制片 │ 邵文静
无论距离多么遥远,AI让我们触手可及。记录流失海外文物的数字回归之路。
导演 │ 李诗煜
制片 │ 朱薇
围绕草根明星庞麦郎在媒介发展中的沉浮故事,探讨在媒介变化中,人是如何被围观异化,又如何重建联系。
导演 │ 刘静
制片 │ 张博凡
一个购买精子生下孩子的母亲,一个经过“定制胚胎”的孩子,这是传统之外的家庭如何在弥合、挣扎、分离和互相支持之间努力的故事。
导演 │ 孙扬
制片 │ 许小飞
六万公里,是人体内所有血管的总长。在北京旁边的一个小镇,坐落着全中国最大的民营血液病专科医院,创始人是亚洲第一个完成骨髓移植手术的医生——陆道培。他晚年把在美国做艺术的儿子拉回国,企图让他拯救医院,儿子陆文昭也想要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
主治医生岳冠兰,从小就立志从医救人,除了医院,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母亲得了乳腺癌,他要从亲如家人的病人和母亲之间做选择,医者不能自医的魔咒折磨着她。
方舟之家,传教人林爸爸建立的免费帮助病友的小屋,想带领病友在绝望之际得到神的帮助,病人们假装相信上帝为了获取免费的帮助,慢慢把这里当成家,跟着祷告,治好了就离开。
导演 │ 张楠
制片 │ 祁郁
在总统和集装箱之间,一位在中国的非洲裔穆斯林向神抛出了硬币。
导演 │ 邱铭源
制片 │ 廖仁慧
人是客
怨相聚爱别离
但家在爱就在
导演、制片 │ 陈腾
纽约玛莎·葛莱姆舞蹈团的首席舞者—辛颖,在事业巅峰时选择离开聚光灯,踏上了成为母亲的旅程。
导演 │ 李刚龄、许怀民
制片 │ 陈瑭羚、李文元
到底是人的欲望挟持了神通?还是神通给予了人欲望? 本片探寻着乩童与宫庙的互依互存,究竟只是单纯的信仰关系,或因信仰,衍生出更多的依赖与需求?
导演 │ 杨楠、何沛芸
制片 │ 谢抒豪
悬停在不同城市,友情是小苏唯一的锚点,偶然出现又注定离散;自我意识在流水线中生长,青春迈向终局,成为父辈是命运吗?
导演 │ 陈冠君
制片 │ 张铭纯
关于三位跨男,为了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置死地而后生的故事。他们的人生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拥有两次生命。
导演 │ Kim WEBBY
製片 │ Alex LEE
26 岁的虚构主角 An JOE 在这部剧情式纪录片中创作了一部关于祖先 JOE Kum Yung 周锦容的纪录片。68 岁的周锦容是真实存在的华裔淘金者,1905 年在纽西兰威灵顿遭白人至上主义者枪杀。
作为被收养的亚欧混血,An 想通过刚找到的中国生母那里多了 解她的背景。在探寻周锦容的故事中,An 要重新面对自己混血 的身份,直面白人至上主义及曾经纽西兰法律与政策所强化的反亚情感。不断地调查让时空限逐渐模糊,An 和周锦容最终在纽西兰南岛,周锦容曾经工作和生活了 33 年的地方相遇。
导演 │ 范俭
製片 │ 杜海
余秀华是中国当代最着名的女诗人之一,2015 年,她的一首大胆谈论情欲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红遍全中国,之后她的几部作品都很畅销,销量达 150 万册,她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有上百万粉丝。同时她也是残疾人,患有脑瘫,出名后她和丈夫离婚,那段婚姻是父母的安排,她并不幸福。
2022 年,一直渴望爱情的余秀华在 46 岁迎来一场恋爱,对方是她的粉丝,比她小 14 岁。这是余秀华人生第一次拥有爱情,她全身心投入,却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家庭暴力,她的遭遇在中国引发激烈讨论。
导演 │萧郁儒
製片 │王纪尧
臺北市内湖区的老旧社区,有一处公寓的地下室住着十二户独居老人。
虔诚的张老太太为了读好圣经开始学写字;有酒瘾的士官长仍 坚持一週六天到公园扫地工作;少女心未泯的赖小姐是地下居的跑腿和送餐员;罹患癌症的柯班长,仍想到歌厅找乐趣,大声歌唱;彭先生每天清晨起床积极研究彩卷开奖号码。
他们前半辈子人生曲折,因此平稳、自由的老年生活成为他们所望。即使他们面对疾病、贫穷、孤独,但仍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在这大城市老去。
导演、製片 │ 王久良
在中国近海短暂的休渔期里,幼小的鱼虾得以暂时的生长,然而,不等它们长全身量,疯狂的捕捞季又将再次开始。越来越大的渔船,越来越小的网目,极尽所能的捕捞手段,只需短短数月,让本已严重失衡的中国近海生态再次濒临崩溃的边缘, 海底,也再一次如同荒漠般死寂……
导演、製片 │黄嘉祺、何旭辉
爸爸:到时候你已经不是香港人了,你没有香港身分证。
南南:我还有啊,我现在也没有英国身分证。
爸爸:到时你就会有英国身分证。
南南:然后我是不是要把香港身分证给丢了?
爸爸:可能吧⋯⋯
2021 年,六岁的南南被动地跟随父母和三岁的弟弟阿一移民来到英国展开新生活。
面对身份认同和生活环境转变、姊弟关係的微妙变化与父母之间夹杂爱恨的相处—这个电影计划将跟随两姊弟十年,迎来身份、家庭、爱情、学业和事业等必经人生课题,踏上一趟无法预计的成长旅程。
导演 │蒋宣念、戢航
同性恋人「航」和「念」,计画在明年一起成为母亲,这源于航对父母的承诺—必须要在 35 岁之前完成他们抱孙子的愿望。 但在中国,同性恋婚姻不被承认,未婚女性不能通过购买精子在公立医院接受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她们决定远赴柬埔寨做试管婴儿,「订製」一个宝宝。
这是一个关于爱、责任与身份认同的故事,以第一人称「我」 为叙事主体,「我」是「航」,也是「念」,在自我凝视中书写中国性少数群体为了建立家庭所面临的妥协与困境。
导演 │韩萌
製片 │杜海
石咀村坐落在中国西北部,这里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背靠大山,远离大海,距离北京 1400 公里。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潘石屹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贫困家庭。他是曾经的中国最大的 房地产企业—SOHO中国的老闆,拥有1.3亿美金资产、在北京、上海黄金地段拥有顶级办公大楼,许多国际着名的设计师,比如 Zaha Hadid 都设计过他的地产项目,获得过无数国际奖项。
2019 年初,潘石屹在石咀村修建了「美德」幼稚园,并种下了 4 万株玫瑰花。潘石屹希望宣导孩子们从小能够在这里获得有关 「爱」、「诚实」、「和平」等美德教育。
这场美德教育是否能够成功?
影片记录了幼稚园的孩子们对真善美的天真理解与正在寻找爱、信仰和金钱的女性面临的现实困境。
4 万株玫瑰在中国西北部的石咀村经历着春夏秋冬,花开花落, 它们在潘石屹和村民的内心,以及这部纪录片中被赋予了更加複杂的含义;而村子里的女性和孩子们,也在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的时间流转中重建着自我,探索着「美德」的真正意义。
导演 │ 苏意惠
製片 │ 汪亿展
鲁凯族人德日尚辛苦採集一地石头,准备盖一座传统石板家屋, 却也是一座现代违建。部落长辈听了赞赏、同辈青年们敬畏而远之、公部门请他依法行事、周边泡温泉的观光客们见到只问:「能不能送一块石头让我带回家?」。
父亲过世前来不及盖的石板屋,德日尚渴望替他完成,甚至超越父亲,成为家族认可「男人该有的样子」,却在开工后,梦见自己盖成了一座颠倒而畸形的屋子。德日尚的石板屋能不能顺利完成?这座传统家屋完成后,还能单纯只是德日尚的家屋吗?我们期盼的家是什麽模样?
导演 │吴哲维
製片 │徐沛希
「特殊的长照陪伴」
吴欣霏曾说:「我并不认为我在照顾妈妈,反而是妈妈在陪伴我, 满足我照顾的渴望」
在将近六年的拍摄纪录中,这一组陪伴与照顾的故事,不同于 一般我们所认知的长期照顾,它纯粹的去聚焦在母女间的真挚互动,更像是一个超越人性亲情的深度刻画,也可以看到照顾 者吴欣霏这位角色的特别之处。
导演、製片│ 杨凡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也剧烈地变化,春玉(导演的奶奶)的八个孩子也被这股浪潮带入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了不同的社会身份。
因为春玉的昏迷,他们不得不返回出生的贫穷山村。在等待春玉死亡的漫长过程中,他们既体会到了家族中阶级的断裂,又被血缘纽带紧紧绑定在一起。
本片从导演的个人视角出发,记录了家庭成员们複杂的情感历 程,以及一座走向消亡村庄的变迁历史。
导演 │梁丑娃
製片 │黄渝翔
《複製恋人》记录了 4 位中国都市年轻女性与 AI 聊天机器人所展开的奇幻爱情故事—她们都与可以提供 24 小时陪伴倾听服务、一秒钟就写出动人情诗、并且永远不会和她们说分手的 AI 男友谈恋爱 ...
导演 │许明淳
製片 │李嘉雯
二战后,数百名台籍日本军人被苏联俘虏,《冰封的记忆》将揭露他们这段濒临死亡的经历。
透过照片、日记、录音带和零碎的记忆,瑛子渴望拼凑出深藏在父亲心中的西伯利亚经历。
96 岁的吴正男,目前所知唯一健在的苏联战俘营倖存者,仍致力于诉说他的故事,并在人生尾声中面对身份认同的问题。
陈以文对日本的情感让孙子力航感到好奇,他开始探究祖父那段痛苦的战俘记忆。
他们未曾被述说的故事彼此交织,编织成一幅共同记忆的织锦。
导演、製片 │施仪洁
导演、摄影 │陈淦熙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群鸽子背着木製响笭负重前行,飞过一片又一片黄色的旱田。我们以为鸽子都想回家,但有些鸽子从开始就飞往反方向而不知所踪。一位年老的农夫希望亲朋好友都如他所养的鸽子一样,齐齐整整,平安回家。可惜事与愿违, 他看到荒废已久的农田某一天长出太阳能板,朋友的家变成了法拍屋,村子如缺水的农作物,慢慢凋零。年老的农夫玩了一辈子的红脚笭,他想延续不变的生活,但是家人有不一样的想法,面对世代冲突,老农夫该如何是好?
导演 │雎安奇
《乡》是「中国建筑遗产三部曲」系列作品的第三部,可说是全球首部关于中国乡村建筑遗产活化的纪录片。
「中国建筑遗产三部曲」计画将涉及调研全国25个省份、 近百家历史文化乡镇,通过艺术化的影像表达,记录这些建筑遗产的前世今生,採访数十位建筑师、专家学者、以及建筑活化的实践者,客观展现乡村遗产的变迁,深入探讨我国城乡更新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道。从文献性和社会性及学术性三个方面,弥补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文化遗产历史的影像空白。
本次提案影片《乡》将聚焦其中几个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深入探究在保护自然与经济发展、农村生活与文化提升、建筑美学与当代应用等议题,目标是通过有人文温度同时可以引发深度思考的影像,以视觉讲述数个动人的乡村建筑与人的故事。
导演、製片│ 郭思源
本片的故事主线是跟随着与城市一起生活经历剧变的两位主人公,一个重新回望故乡的小女孩,与一位原一直持续纪录唐山历史变迁的老革命家。他们两人分别代表了「过去」与「未来」。还有其馀经历过地震各行各业的唐山普通人。从他们的人生经历里看地震带给他们的影响。
创伤是人类的共同经验。每个人都有需要精神重建的时刻,每 个人都可以在坚强乐观的唐山人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一部关于城市记忆,以及在一场灾难后涅槃重生的城市纪录片。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去重新回望故乡,思考乡愁。思考灾难,生命与死亡。如何在大时代的静止点后,该如何面对且记住历史并继续好好生活。
导演 │闫好好
製片 │ 蝈蝈
跟随 18 位 70 多岁的华裔女性,我们通过观察她们的日常舞蹈练习,了解她们做为移民、长者、女性等多重身份的複杂集合体,对年龄的看法,对身份的认同,对生命的感知,以及她们 作为舞者对登上更大舞臺的渴望。
我们的故事将进一步探讨亚洲女性移民在现在美国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们的「美国梦」。在以登上《美国达人秀》为目标的旅程中,我们想讨论现代老年人面对衰老、死亡的生命课题。
导演 │陈东楠
製片 │徐筱
14 岁的清花刚刚迎来了初潮。根据大凉山彝族的习俗,女孩初潮意味着长大,需要一条新裙子步入成人的世界。但父母在外打工,抚养她长大的爷爷去年过世。于是,清花和小姐妹们决定自己迈上寻找裙子的旅途。
《清花的五月》结合了纪录与虚构的拍摄手法,在真实人物、真实环境的基础上,混合了现实、愿望和想像的元素,与拍摄物件共同创作完成。
导演 │王安民
製片 │周玠萱
赵国恭,自称阿共,操着浓浓的臺湾国语,是臺湾登山界的传奇人物。本片除了介绍臺湾高山协作员的工作日常外,亦能窥见阿共是如何将大半人生贡献给山林,看似潇洒的他,是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课题。年纪已踰耳顺,经历过大风大浪,为何又重返山林?
山,对于一般登山客来说是疗癒、健身的地方;而山,对于阿共是他人生最泰然的地方?还是不得已的选择?
导演|徐玮超
製片|张苡芊
为了解决穷人无房可住的难题,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公共住宅, 而百湾家园则是中国公共住宅中王冠上的明珠。它于 2020 年建 成,由享誉世界的建筑师马岩松所设计,并由 2600 户北京的低收入居民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租住。马岩松期望百湾家园成为 引领中国住宅变革的实验性作品,而低收入居民们对自己来之不易的居住权益锱铢必较。马岩松所代表的精英理想、中国基 层社区的治理逻辑,与底层居民的集体意志,在相互作用中共同编织着这个实验性社区的叙事。
导演|徐楚云
製片|徐万涛
这是一个行走在魔都街头的女人:高学历、优雅、精緻。
她被打上了一个标籤⋯⋯给女性打标籤,真是一件极不礼貌的行为!但,这个标籤来自于医生──癌症晚期。
她似乎总在风头浪尖,涂上自己最爱的哑光 505 色号,就能气场全开,所向披靡。
患病前,復旦法学院硕士毕业的她,经历了 4 家顶级律所的磨练,最终纵身跃入金融领域乘风破浪。患病后,她开始分享自己的治疗和心态,收穫了一批粉丝,也时常因为「没有病耻感」而背负「想红」的骂名。
她是充满自我肯定感的独立女性,也是身兼「科普网红」、「创业者」、「抗癌病患」等多角色的斜槓青年,癌症这个标籤, 成为了她的第二次人生冒险。
导演|邱继亮
製片|黎静如
布农人称自己的传统领域—嘉明湖为月亮的镜子,老人家感叹如今常登上嘉明湖的不再是自己的族人,而是蜂拥而至的登山 客。布农人因熟稔山岳环境,早在清代就被雇用为挑夫,日治时期更被日人依赖作为山林调查的揹工及嚮导,如今许多布农 人依然当着揹工,从事人力搬运或协助山友登顶,但却未因着时代演替而有更健全的劳工制度,许多受伤的揹工最终仅是被 市场遗忘。
邱家二兄弟受过苦头因而创建自己的公司,乐观的他们带着大哥生前最疼爱的儿子上到嘉明湖,希望能在这片月亮的镜子里, 看到姪子也成为揹工的未来。
导演|郭婉容
製片|谢漪春
《我们这一家》纪录的是导演自己的家庭,他们 30 年前从臺湾迁移到巴西的累西腓,又在 20 年里陆续从累西腓迁移到天津生活。这一路上他们有面对生存的艰辛、分离的痛苦、对家乡的思念。即使各奔东西,但他们依旧在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爱着 彼此。疫情之下,身处各地的家人,又各自面临人生选择的岔路口……迁移经历带给了他们什麽,而他们做出的选择又会如何影响下一辈的命运?家人们下一次的重聚将会是何时?又会如何发生?
导演、製片|贾亚男
本片讲述一个因东欧历史的动盪家庭两次破裂的乌克兰青年, 在混乱浮沉的世界中寻找精神落脚点,他与同样来自破碎家庭 的我找到精神共鸣,两人通过书信和影像的方式相互慰藉。
经过一系列挣扎,我决定拿起相机直面我家庭的创伤;Mark 决定冲破阻挠回国与家人团聚,并开始新的生活。
导演|黄继贤
製片|吴佩妮
本拍摄计画透过调查纪录中盘商及农民之间的收购状况与「西螺果菜市场」内外的议题作为拍摄主轴,在拍摄过程中慢慢发 现问题导向了一个不健全的状况就是「产销结构」,在产销结构中涉及范围是全台农业的病态,这支纪录就是在找寻臺湾农 业的产销制度现状下,谁是既得利益者和受害者,也希望这是部可以提供反思的农业纪录片。
导演|杨娟
製片|张新伟
「天天招待所」是临时工劳务市场旁的一家小旅馆,住客都是临时工,最低住宿价格只需 10 元。有些人住一晚就走,有些人 一住就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这些来自不同地方、身份背景各异且个性不一的住客,有的只求温饱,有的为了自由,有的只 是因为不得已。旅馆的经营者「莽妹」时而是老闆,时而是替劳务仲介喊工的工头,时而又是临时工。多重的身份使得她与住客之间形成了多重的关係,因为这些关係,这家招待所里出现了很多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也发生了很多的故事。
导演、製片|谢升竑
臺湾南部山谷中的原住民部落里,有一家历史悠久的杂货店「风景商号」,主人康镇国今年已 97 岁,他与身为部落头目的妻子 共同经营这家小店,康镇国出生于中国北方高原,年少时光经历家乡被日本佔领以及国共内战,韩战期间他参与「抗美援朝」直到被美军俘虏,在战俘营三年后以「义士」名义被转送臺湾, 也在臺湾遇到了人生伴侣——排湾族头目公主额冷,从此情定 于部落,退伍后与妻子在部落里经营「风景商号」,至今全年无休。
华北腔汉语与排湾族语交错在风景商号内,是长孙康源晋成长 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部份,他以部落头目身分为荣,立志成为排湾族语教师想要復兴即将逸失的原住民文化,同时他也开始从爷爷的口述与回忆录中整理关于爷爷命运多桀的流亡生涯,以 及来到臺湾原住民部落里落地生根的故事。
导演|范若舟
製片|陈岱珊
沉默 8 年,27 岁的她下定决心起诉曾以「经济胁迫」为手段猥亵和强姦她的亲生父亲。经过秘密取证,她成功报警并将父亲 送上法庭。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来自父亲家族的无尽质疑和辱骂。而母亲昔日的逃避态度也似乎没有发生多少改变。面对这 一切,她痛苦不堪。好在,未婚夫的支持和律师的帮助为她注 入了坚持下去的力量。庭审之日,众目睽睽,父亲竟当庭翻供。她能否赢得最终的正义,并获得解脱?
导演|陈德明
製片|郭谋铣
从来
人说从来都没有回来过
我说从来就伴在风中
从来
到底是现在还是过去
从小失去母亲的留守少年龚佑彬,在日记本裏写下这样的诗句。
树叶凋零,万物滋长,生命周而復始。在这片土地上,什麽能 够被留下,什麽有能够被记住呢。诗歌像一个透明又易碎的玻 璃瓶子,在时间裏留下痕迹。
导演|薛雪
导演、製片|塔里克
最近的估计显示,中国移民人数为 4000 万人。他们拥有不同的 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和个人背景,以及截然不同的生活故 事和移民经历。 儘管在整个 20 世纪,中国人对美洲的兴趣与日俱增,但关于他们移民到厄瓜多尔的信息却很少。这部纪录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这个话题,以填补这一空白。了解厄瓜多尔长大和出生的新一代中国人,以及他们双重国籍和跨文化价值观的适应过程。因为这个群体的身份的多样性,人们可以在其中找到许多有趣的故事。
导演|潘志琪
製片|赵佳
在中国,养蜂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职业。每年春天,养蜂人带着蜜蜂根据温度和季节变化不断迁徙,他们赶上好的蜜源收穫优 质的蜂蜜,才能获得好的经济回报。但受气候变化和农业科技化、资本等因素的影响,这个传统行业正面临诸多挑战。影片以公路片的形式,跟随年轻养蜂人小龙和家人,行走在中国追花取蜜的旅程,见证生态危机背景下养蜂人的生存状况。
导演|林莹莹
製片|李星星
鸟的一生有几个关键时刻:筑巢、下蛋、迁徙。
鸟在北方的繁殖地,没找到适合的乔木筑巢,于是把巢搭在了同样高大的电塔上。护林员老付见状,为鸟搭建了人工巢好让鸟安心下蛋。
蛋,却被盗猎者捡走了。虽然盗猎者被抓获,但蛋再也回不到巢里。能被送到老田的救助站孵化并养大放飞,算是幸运。
飞过山河大海的鸟,却飞不过盗猎者的重重机关。它们被杀害, 被贩卖,被下嚥。野保人懿丹试图感化盗猎者。
最终,那些倖存的鸟能否抵达南方?
导演|张弘榤
製片|丁忠莹
杨玮诚是臺湾屈指可数的鲸豚兽医,长年投入在鲸豚的病理与声音的学术研究,企图用数据与证据为鲸豚发声。
臺湾将在 2030 年前,架设超过 500 支离岸风机。然而风场预定 地却与中华白海豚栖地紧紧相邻,在保护区的范围内依旧清晰的听到打桩噪音。这对剩下不到 60 隻的中华白海豚有什麽影响,仍然未知。藉由实验研究海豚对声音的敏感度,探索安全范围值,促进政策规范的改变。希望在发展过程中也能顾及与动物权益,寻找和平共存的方法。
导演、製片|祁骥
「狗王」是生活在天津滨海新区远近闻名的「名人」,不论是 性别、年龄还是阶层、城乡上,他都是游走于各种社会秩序边缘的集合体。他拥有百万存款,却依旧过着「游牧城市」的日子。面对身边的黑狗被酒驾的司机撞死,因在回迁房内堆放垃圾被政府、居委会、物业联合强制清理,他都以一种独特的态度给 予生活回应⋯⋯
狗王的故事在影片的在场拍摄和后期製作过程中,引发了极大地讨论。大家在狗王的失语和失序中,看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震盪的涟漪,也看到了自己。
导演|黄嘉慧
导演、製片|锺晓烽
《再见,香港仔》以「喜记」为主干,纪录三个家庭故事。香港仔街市重建在即,阿烽踏足卖菜父母日常,再遇一群熟悉陌 生人。
菜枱前,海棠遇上锺本,市井爱情五味纷陈,鲜有浪漫时光, 秤上尽是人情、赌债、责任与自由。
人称「胜记」,他却从不是人生胜利组。八十年代,香港前景未明,胜记「被离开」冲晒公司,接手家族牌档。三十年来, 痀偻街市佬受尽白眼,没有留恋热厨房。
家父身体抱恙,永恒选择相伴母亲「妹妹姐」,不让海味老字号消失。然而,2021 年未入寒冬,永恒选择告别我城。
導演、製片|賀照緹
影片攝影機的視角,就是 Hypnos 的視角。它有好奇又溫暖的性格,貼近人們的生活。臨睡前的恍惚之際,人們進行著各種睡前的活動,在私密的睡覺空間裡,Hypnos 遊走於此,觀看他或她睡前的活動,感其所感,聆聽人們心中的默默私語。內在世界在臨睡前呈現誠實的樣貌,沮喪無望有之,振奮輕快有之,抑或是輕輕為自己許下心願。有的人在白天入睡,有的人在夜間入睡。Hypnos 潛入人們的夢境,進入了不知是實是虛的魔幻空間。這部帶著散文電影風格的紀錄片,希望在一個難眠的時代,帶著觀眾進入一場酣暢的深眠。
導演、製片|董雪瑩
《“煉”愛 2》將記錄 3 至 5 位生活於中國一線城市單身男性的故事:因為家務瑣事離婚從紐約回到上海的單身爸爸;因彩禮糾紛和過度節儉而分手的中醫;來自農村、生活窘迫依然渴望真愛的健身教練;還有躋身新貴階層卻不想認真戀愛的網路公司高管⋯⋯
他們位於不同階層,身份各異,但都面臨著情感困惑和選擇。
在城市化,網路時代,女性主義盛行的今天,男性們將遇到什麼樣的困境和挑戰?他們會遇到什麼樣的故事?
导演 │ 范立欣
製片 │ 徐秋丽
张洪因为家族遗传的青光眼,在 21 岁时彻底失明。儘管妻子希望过平静的生活,但张洪却一直渴望成功, 想要证明自己,也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受美国盲人登山家埃里克攀登珠峰的故事启发,站在世界最高点,成为了他生命新的方向。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一直在为此做准备,已经 45 岁的他,也把这看作成功的最后一次机会。但体能的挑战、资金的缺乏、家人朋友的质疑,这些都是他通向梦想道路上的阻碍。
2021 年 3 月,张洪终于成行,出发前往尼泊尔,踏上了实现梦想的旅程。但等待他的却是糟糕的天气,危险的冰川,以及和中方嚮导之间越来越激烈的争吵和矛盾。张洪最终能成功登顶珠峰,改变他的命运麽?
导演 │ 洪溢临
製片 │ 郭晓东
故事发生在福建省农村。九十年代在计划生育背景下,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吴亚春和妻子因交不起罚款又想生儿子,无奈把两个女儿送走。三十年后,吴亚春送走的大女儿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到原生家庭生活。吴亚春也因送走女儿承受着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纪录片讲述有关暴力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往事。那些引产下来啼哭的婴儿不计其数,血与泪的历史,村里的百年大树见证了一切。
导演 │ 尚若白
製片 │ 黄郁茜
47 岁的臺湾歌仔戏演员张孟逸,在 2018 年突然面临重大转折:被国宝演员廖琼枝任命为臺湾歌剧团薪传团长。演员、老师、团长,这部电影呈现了张孟逸面临日常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各种脸谱。在舞台上,她经常唱歌和哭泣。在日常生活中,专注于工作,悲欢离合描绘了这位女演员的肖像,她为我们打开了她的世界——臺湾歌仔戏的大门,让我们探索。
导演 │ 赵倩
製片 │ 游晨宜
生活在河南平原村庄里的赵东洋,和他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他们被已在外省安家的亲人们遗弃,只能靠政府扶贫金度日。东洋罹患精神分裂症,他坚信他是一位着名音乐创作人,他的老母亲不以为然。东洋的病情日益严重,他的母亲终日蹲坐在大门口以逃避其子殴打。终于在一次精神分裂发作时,东洋杀死了母亲。母亲去世后,东洋先是被送到了精神病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又被送回吴庄独自生活。他接下来的命运即将走到何处?
导演 │ 谭墨
製片 │ 李姗姗
时隔七年,海归谭墨第一次在家过春节。三十岁依然单身,母亲劝女儿点掉脸上的泪痣。爷爷的突然到访看似是叙旧,实则是催婚。压力之下,谭墨开始寻找自己多年单身的原因。一段姐弟恋的到来能否为生活带来曙光?突如其来的癌症让谭墨陷入了彻底的自我反思。
导演 │ 萧菊贞
製片 │ 陈添顺
从 1971 年 Intel 第一颗微晶片诞生至今 50 年,全球进入了硅科技的快速发展期, 我们生活在一个重度依赖晶片转动生活的年代,从手机、电脑、汽车,甚至到国防太空工业都需要晶片。而全球晶圆代工有 65% 的供应都来自臺湾,这个土地面积只佔世界 0.02% 的小岛。1971 年也是臺湾退出联合国的一年,在 70 年代外交上风雨飘摇、岛内也需要经济转型的时代里,臺湾派出了一群年轻人到美国 RCA 取回了发展半导体晶片製程的火种,他们后来几乎都成为臺湾电子产业的掌舵者。当年为了国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呐喊的年轻人,如今鬓发已白,竟然又再度见证了臺湾面临地缘政治上最现实的考验!
导演 │ 顾雪
製片 │ 沉坚航
教育家干化戈,清华大学博士,从事教育二十多年。
他认为教育可以打破学科,打破年纪。并且能在五到六年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内容。
从湖南农村来北京务工的多子女家庭里的李晶晶;妈妈未婚先孕的王小纯;爸爸因为车祸残疾, 妈妈在孩子出生之后便离开的王天雨;三个人应徵来到北京,接受干老师的教育。
三个孩子发现新的教育方式和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他们努力适应但倍感压力。而此时干老师也发现了他们因为原生环境生长下的各种问题……
导演 │ 叶炳均
导演、製片 │ 杨欣蕾
阿弟生活在边陲小城,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因遭受家暴在十年前选择了逃离。缺少家庭温暖的阿弟,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着亮光。
阿弟热爱着他的鬼火,鬼火摩托和小伙伴代替了家人陪伴在身边。至于穿女装,年少的他还无法言明其中理由,但看到变美的自己得到别人关注,他感受到的快乐是最真实的。相比别人的鄙视与谩骂,他更怕被无视。在阿弟决定走出小镇谋求出路时,失联已久的母亲联繫上他,希望阿弟去她的城市生活,阿弟必须审视身边的一切,最终做出影响一生的决定。
导演 │ 解修远
製片 │ 肖龙
88 岁的足爷在河滩上放养着 10 头牛,其中那头 16 岁的老牛,足爷说是王母娘娘赐给他的,自从买了牠来后,家里就事事都顺了,孙女上大学也多亏了这头牛,他多放一天牛,这头老牛就能多活一天。孙女怕他摔倒,让他把牛卖了,足爷总笑着说不急不急,孙女只好让母亲春琴陪着爷爷放牛。而春琴觉得放牛收益不高,不如让她出去打零工。父女俩的分歧越来越大,就在这时,河滩里突然轰隆隆开来一辆辆土方车,一车车石头倾倒在足爷放牛的河滩上……
导演 │ Louis HOTHOTHOT
製片 │ 赵佳
身高 1 米 83、体重 200 公斤的女巨人 Laurel Burns,从美国移居北京。她梦想在这里重启自己的演员梦。后来,新冠病毒封锁了北京,Laurel 也失去了工作和演出的机会,生活一夜之间跌入谷底。孤独感也日益侵蚀着她。
Laurel 开始放纵了自己的食慾和性慾。吃各种各样的东西,和各种各样的人约会,无论是已婚的、恋足癖、被包养的男孩、愤世嫉俗的维族青年、渴望移民的公务员⋯⋯他们短暂地安慰着彼此,天亮之后又分道扬镳。
新冠疫情结束了,世界已不復从前。Laurel 的梦,又将如何改变呢?
导演 │ 徐盈盈
製片 │ 张新伟
在山姆的村庄被塔利班烧毁后,他和家人离开阿富汗去了伊朗,并成为难民。他 13 岁时用打工攒下的 120 美元向西穿越了 8 个国家最终逃到了伦敦。一路上,他躲过子弹,躲过集装箱,在船沉了之后拼死游到了希腊。山姆到达伦敦许多年之后,我们相爱了。但是山姆始终摆脱不了那段回忆,也忘不了路上的那些人。在一切发生了十年后,山姆决定和我一起重走那段路,以此直面未来。
导演、製片 │ 陈洁瑶
祖钧住在位于海拔1200公尺高的部落,村民以种植高丽菜为主,是个典型泰雅高山部落。在同龄里,个子异常娇小,身体里却藏着原住民的老灵魂,因为没离开过部落的他,一直活在泰雅文化里,祖钧家是部落少见的健全家庭,爸妈勤劳经济稳定,但面对高中后,必须下山唸书,祖钧开始徬徨。子宁的部落靠海,跟导演同部落。无父无母的她,从小在育幼院长大,国中被伯父接回部落后,希望自己也像「原住民」。敏感的心,用「中性」的外表伪装。
导演 │ 孙国虎
製片 │ 史晓桉
正处于青春期的陈子心、陈可心姐妹,是一对自幼学习越剧的双胞胎,父母为了让她们接受更系统的越剧教育,想将他们送去专业越剧团学习,为此,他们付出了许多努力。
生长激素
身高,是成为越剧演员的第一道门槛。为了改变遗传身高,父母选择给她们注射生长激素,这看似非人道,但在考生中早已习以为常。除快速长高的目的外,这更像是一针家长实现自我教育理想的强心剂。
合同与学历
小百花剧团,是中国最好的越剧团,也是成为顶级越剧演员的必经之路。但若选择进入小百花,需与剧团签订了长达 15 年的服务合同,并接受仅有中专学历等条款。父母权衡后,最终无奈地接受了合同。入学后一年,剧团面临企业制改革,传统戏曲文化日渐衰败,未来前景淼茫。
竞争与机遇
进入青训班后,同学们看似站在同一起跑线,但家庭背景与社会关係早已在悄无声息中影响了她们的发展。姐妹俩讨论着各自的竞争对手,同学、家长、老师与剧团为聚光灯下的少数名额做着各自的努力,专业能力已不是唯一变数。随着扮演的角色不同,姐妹俩开始形成不同的性格,对世界与未来的看法也开始产生变化⋯⋯
导演 │ 卢盈良
製片 │ 陈玺文
製片 │ 李佩禅
这是关于臺湾原住民性别少数 A-DJU 的故事,A-DJU 原本是排湾族女性友伴之间的暱称,类似「姐妹」之意,近年部落中性别气质不符合主流期待的生理男性,也开始扩大挪用这个词彙,他们也以 A-DJU 相互称呼。
一直以来,在原乡几乎是不存在性别认同的讨论,直到 2018 年婚姻平权公投法案推动,部落中越来越多的误解产生,让她们决定为自己发声,在部落举办 A-DJU 音乐节,然而,她们就能因此顺心的做自己吗?面对生活与文化,她们又该如何面对家人呢?
导演 │ 李婉贞
製片 │ 王奂筑
臺湾曾经到处可见政治领袖塑像,密度之高,世界罕见。1990年以后,政治形势改变,塑像被陆续移除。有别于其他国家完全毁坏不再被崇拜的塑像,臺湾把其中近三百座废弃的塑像收留在一个小镇公园内。无论原是出自名家之手的艺术作品,或是大量翻模生产贩售的廉价物,已不再有人细究,可是比起仍留在原地的七百多座蒋介石塑像,至少它们暂时逃过存废问题的纷扰,靠着人们对国族历史与个人回忆的念想与好奇,苟且但偏安一隅伫立,自成一道奇幻的后现代风景。
导演 │ 黄肇邦
製片 │ 陈芷琪
正值美好年华的二十岁,却是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为了医治生命中突如其来的罕有绝症,晴晴不惜远赴德国试药,与一群来自香港的患者将全部赌注都放在「ONC 201」这款尚未被香港药物名册接纳的药物上。在人生最后阶段,晴晴努力修补疏离的母女关係,还得要面对自己的出生与成长,以及剖白真相过后,对生命的最终否定。
如果生命最终是一场苦难,那为什麽要生而为人 ?
导演 │ 黄宛露
製片 │ 张悦
2020 年,新冠疫情加速了电商经济对传统实体业者的打击,曾经的「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迎来前所未有的萧条。68 岁的大眼睛小姐姐在疫情期间依靠直播带货吸引到一批忠实粉丝,如今俨然是汉正街的时尚代言人,每况愈下的身体提醒着她,是时候直面自己的衰老,退居二线,可是团队的重担让她无法后退。70 后彭总决心在汉正街创立一个新的本土品牌,她希望改变服装行业对武汉市场的刻板印象,但创业遭遇的阻力让她屡屡陷入自我怀疑。89 年生的琴姐想要在今年的秋冬季扩大工厂的 量,让生意上一个臺阶。她不愿意缺失对 7 岁女儿的陪伴,但经营工厂日益增长的压力让她常常顾此失彼。
故事围绕着这三位女性的处境和成长展开,讲述她们如何实现对各自困境的突围。
导演│余子豪
製片│史晓桉
因为赌博、借高利贷和套现信用卡,我父亲阿明欠了近300 万债务,无力偿还。我的母亲阿芬碍于当时中国婚姻法的规定,只得帮助阿明一同还债。而在卖房还贷的前夕,楼上的租户意外死亡,在封建传统的中国,死过人的房子难以出售。还清债务的四年后,阿明再次欠出巨额贷款。不同的是,婚姻法变了,夫妻无需共同承担债务,这给了阿芬离婚的勇气,但她却遇到其他意想不到的阻碍⋯⋯
导演、製片│李柯靓
柯靓是在纽约学习纪录片的留学生。2019 年5 月她为调研死亡教育,採访到死亡教育家Shatzi WEISBERGER,一位为自己办过「生前葬礼」的89 岁老太太。荒谬的是之后一星期的暑假,柯靓临时回家发现母亲自她出国后就被确诊癌症晚期,全家在过去一年里保守着这个秘密,柯靓一无所知。突然间她面对的不是一个仅用言语来讨论死亡的机会,而是一堂实实在在面对生命消逝的课。在震惊和痛苦中她利用影像记录母亲的离开,反思自己的成长,并重新思考生死别离。
导演│康宇琪
製片│曹曦、Dana KALMEY
《呼吸之间》带我们共同见证中国首位女性自由潜水冠军陆文婕挑战自我极限的过程,她将进入深海深处,完成她从未达到过的壮举——在2020 年的世界比赛中自由下潜到90 米。白天做为一名职业药理顾问,利用业馀时间拿到自由潜水金牌的她,无论做什麽都会全心投入。在去年的比赛中,最后离水面20 米时陆文婕遭遇了低氧昏厥(BO),但她并没有放弃,反而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目标。明年,在巴哈马深度赛—这个让她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赛场,她将在这里战胜自己心理的阴影,并创造新的纪录。随着每次的呼吸和随后的深度下潜,她都面临着可能无法再次回到水面的危险。这一次她能成功地回到水面吗?
导演│徐玮超、陈玮曦
製片│夏伟聪
沉巍一直在上海的街头流浪,以捡垃圾为生。一位播客把他蓬头垢面坐在路边读《左传》、讲《左传》的视频传到了网路上,使他迅速成为了网路焦点。「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网友们开始编织有关于他的种种传说,塑造他们各自的流浪大师,并把他当做对于时代的讽喻。而网红们则像吸血虫一般,觊觎他短时的荣光,蜂拥而至。自此他的人生轨迹,像26 年前被认定成为精神病一样,再次发生了离奇的翻转。当命运驱使他重返社会,他将如何面对过往苦难中的罪与罚?当每个粉丝都希望沉巍在直播的世界里创造新天新地时,只有沉巍自己显得疏离而迟疑,他知道这一切,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面对直播镜像对他的层层裹挟,他又能否突破楚门的境地,去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新生活?
导演│车怡岑、夏鹏程
製片│杜海
出身湖北农村,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安稳的大城市白领——本是影片主人公坚果兄弟的成长轨迹。但他却背离了这个轨道,意外成为了一名落魄却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从人的精神困境,到人与生存环境关係的探讨,一次又一次创作出引发中国社会舆论震动的作品。他是如何从艺术的角度去关注社会议题的?面对社会阻力与家庭压力,他又将如何继续他的创作与生活? 本影片将展开这个故事。
导演│叶家文、叶文希
製片│李婉贞
印尼移工Yuli 在香港当了十年家务助理,社会普遍轻视移工,但她却热爱这个城市。她喜欢写作,勇于发声,作品入选台湾移工文学奖,令她深受鼓舞。
2019 年,香港爆发大型社会运动,但本地缺乏印尼语资讯,Yuli和义工成立网上媒体,为在港的印尼同胞服务。她在休假日到抗争现场拍摄报导,不惧怕催泪瓦斯,只担心会被僱主发现。
同乡劝Yuli 安守本份,她却不愿放弃报导真相。入境处人员突然上门把Yuli 带走,她被关在拘留中心一个月,最后遣返印尼。
Yuli 患上创伤后遗症,困在家乡印尼,她不知怎走下去。
导演│苏美玉
製片│洪伯豪
台湾云林县的偏远渔村,长期地层下陷,半数以上的土地泡在海水里,年轻人大量外流,当地人认为,只有失败者才会返乡。
一场严重车祸后,林荺紾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她决定离开城市,回乡陪伴年迈的父母。除了继承父亲出海捕鳗苗的工作,她还想创业养殖台湾草虾,但在此地的环境养殖是一种赌注,工作劳动艰辛,在家的时间反而少了许多。
车祸后荺紾得到神启,帮人收惊解惑,成为她重生后的责任。身在这保守的渔村,自我与家庭及大环境的矛盾冲突,在她身上交战不休。创业的成败、父母的不理解,纵然是得到神启的她,也难以找到答案。
导演、製片│吴美芬
爷爷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后,83 岁的奶奶成了大黄唯一的亲人。他在封城隔离、医护短缺、求救无门的困境中,孤身一人竭尽全力让奶奶活了下来。他原本想着,日后自己应当代替爷爷照顾好奶奶。可奶奶康復回到家之后,祖孙两人却经常吵吵闹闹、争执不断,难以共处,大黄甚至多次做出砸烂家里东西的暴力行为,导致性格倔强的奶奶萌发轻生的念头。这让大黄愈加苦闷,不知所措,陷入了困境。
导演│高仓天地
製片│康世伟、刘珊珊
2000 年后阿里巴巴企业的迅速崛起,中国人开始疯狂网路购物,导致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现有惊人数量的卡车司机──三千万,他们扛起了中国近80% 的货运总量,每天爆肝运货,以命换金。面对着混乱的物流系统与恶性竞争。他们驾驶卡车驱动着中国的经济命脉,行驶于生死之间。
影片通过对卡车司机们及其家庭的纪录,展现在中国经济强势崛起下,被网购裹挟的物流人的挣扎与迷茫。这是中国在暴富而繁荣的外表下,尴尬而虚弱的社会现实。
导演、製片│廖建华
余浩玮,一个年轻时滋事辍学,面恶心善的戏剧老师,来到一所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与网路,集体管理生活的中介学校,希望透过戏剧教学与毕业巡演,让青春躁动的生命透过艺术找到不同的出路。
但学生凋峰因为在外面积欠赌债,选择在毕业前夕离校去还债,债未还成就又被警察抓走;学生金光则整天期待家人来带他回家,但他却想不出回家的意义,一次又一次在期待与失落中摆盪。人生如戏,余浩玮只能陪着他的学生们,面对那一场又一场的人生状况剧。
导演、製片│杨圆圆
製片│丁大卫
製片│邹艾暘
2018 年,中国女导演杨圆圆走上旅途,寻找被遗忘在历史阴影中的华裔女性。她追随着曾是好莱坞一代女性先锋,如今却乏人问津的电影人伍锦霞的脚步,来到旧金山唐人街。在这里,她遇到了传奇舞者余金巧,讲述华埠都市传说的导游方美仙和「都板街舞团」的姐妹们。这群女性儘管生命境遇各不相同,却在花甲之年走到一起献身表演。导演与曾亲历旧金山华埠夜总会黄金时代的她们一同踏上旅途,从旧金山出发,到拉斯维加斯、夏威夷、哈瓦那,最终抵达上海跟北京。她们跨越20 世纪华人演艺史,在海内外华人世界的交汇中共同谱写出一部伍锦霞遗失电影《女人世界》的当代变奏曲。
导演、製片│ David FRAZIER
製片│Eli KAO
在戒严法逐渐殒落的80 年代台湾,众多国际学生组成的摇滚乐队开始推出中文专辑并在各大知名节目上进行演出。其中的开拓者,「颱风」和「外交」,不仅是史上第一批用中文推出专辑的「老外」,更是在盗版和唱片行不稳定的状况之下达到了预想不到的好成绩。他们是台湾的第一代摇滚巨星和全亚洲最历久不衰的驻唱乐团之一。「颱风」和「外交」体现了当年摇滚乐在台湾普及化的故事:在60 年代美军俱乐部的兴起之下,台北成为了「亚洲性爱首都」。在80 年代的经济繁荣的台湾,就算跳舞再怎麽违法,狂欢依旧生生不息。
导演│刘湘晨
製片│徐秋丽
着名视觉人类学家刘湘晨为了实现与塔吉克老父亲吾守尔·尼牙孜的生前约定,带着女儿刘贝贝重返帕米尔高原。依据塔吉克人「见山如见父」的古老传统,一行人决定去看帕米尔高原最高的山——乔戈里峰,以此实现曾经的承诺。因为过去长期在帕米尔高原拍摄,刘湘晨与女儿的关係很是疏远,本片从女儿的视角全程观察,女儿的态度也经历了从不解、抱怨、艰难应对,到最终理解父亲此生挚爱的事业,感受到父爱如山的含义,完成了父女关係的和解。
导演、製片│赖冠源
製片│韩采容
製片│佟孟真
因为听与说而产生的思索,为使用语言的过程,本片将实验以观众对西拉雅语「有经验」的概念来感受并召唤语言的存在,希望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有思考与使用的经验,如此的经验将同时对于西拉雅语产生思想,并将影片的概念延伸至大众,理解影片用意为强调「愿意使用语言」在復育过程的重要性…
导演│周天一
製片│张心洁
成余和叶贞是一对一起生活了70 年的夫妻。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人,虽然一辈子都在吵吵闹闹,却还是互相搀扶着度过了种种艰难时局。如今他们子孙满堂,在乡下安享晚年。
成余的九十岁生日就要到了。他从很早就开始期盼着这个大日子,好让邻里乡亲来见证周家的兴旺。而一辈子居安思危的叶贞却越来越焦虑,害怕家族的好运会走到尽头。
一位亲人的突然离世,让叶贞的担忧变得更加严重,常常卧病在床。成余成了她身边唯一能依靠的人,日復一日照料着她的生活起居。相处时间的增多带来了更多的争吵,但也让两位老人开始慢慢体察对方的内心。
各怀心事的两位老人,在寒来暑往中回望着、展望着,准备迎接晚年最重要的一天。
导演│林诗纯
製片│陈昱伶
「修片」一门早已凋零的技艺,美化了上个世纪的黑白老照片,也完整了上个世代的珍贵回忆。修片师——林联,从小在自家的照相馆走跳,习得父亲传承下来的职人技艺。一路走来承揽台湾各地的委託,从结婚、生子、直到退休。凭藉贯穿林联一生的职业,回忆一个女性职人的大半辈子,也回溯台湾相馆的兴末,更回顾一个时代的流逝。
导演│周铭影
製片│赵佳
影片的核心是聚焦于「童模造星」这一社会现象,探讨这个行业的来龙去脉,以及参与造星活动的家长和孩子的动机和诉求。也由此深入到儿童模特的教育和成长,通过跟拍湖南、重庆、北京不同社会和经济层面家庭在将孩子投入到童模培训当中不同程度的对比,呈现其差异和相似,通过造星过程中孩子、家长、家庭的活动,观察他们的变化,和造星这一行为带给他们的影响,由此探讨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和参加者故事中折射出的社会特徵和价值观。
导演│苏青
製片│米娜
製片│郭晓东
上海音乐学院,是一所中国顶级、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对于王怡文来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她将会成为中国首例声乐歌剧系的盲人学生,这将是她踏上世界一流歌唱家的伟大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果考不上,我们去新疆种枣树」来自河南的母女商量,家乡特产大红枣,音乐的大门关上了也许还有快乐的田园……上海音乐学院不仅对专业录取要求苛刻,也对视力有审核标准。母女俩最大的自信,是音乐上的自信,除此以外,一筹莫展,人能胜天吗?
导演 │洪嘉宝
製片 │ 刘柳
爱山是一个盲人,混迹于北京的一家按摩店里,她因残疾遭到 家人的漠视,因直率的脾气和伶牙利嘴成了同事的眼中钉。她渴望找到一个真的爱她的人,可再摸爬滚打几年后,连这个梦想都显得遥不可及。因此她乾脆放弃了挣扎,过上了及时行乐的日子。
我认识爱山几年后,听了太多她对自己生活的抱怨,我成了她口中「唯一能沟通的真正的朋友」。我想让她去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却发现里面的困境像无尽的深渊,而这困境像是天上砸下来的,而她註定一生被困在其中。
导演 │ 范俭
製片 │ 梁为超
製片 │ 江松长
叶红梅和祝俊生在 2008 年的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唯一的女儿。后来,儿子川川降生到了这个破碎的家庭。2017 年,川川才 6 岁, 身上却已经开始背负不同寻常的压力,妈妈叶红梅总在要求儿子记住并感恩自己从未谋面的姐姐,而爸爸祝俊生始终不喜欢这个儿子,时间并未冲淡他对女儿的思念,他和儿子的关系越 来越疏离。
游哥、高姐是叶红梅一家的患难朋友,他们的女儿也在地震中遇难,他们之后收养的女儿冉冉今年 13 岁了,游哥、高姐一直 没告诉冉冉她的身世,但她已慢慢长大,迟早会明白一切。
导演 │ 提姆柯尔
製片 │ 陈玟臻
小岛大歌是一条海洋的音乐航道,一座无国界的虚拟南岛村庄,更是一部跨台湾至纽西兰,马达加斯加至復活节岛的音乐纪录片,在气候变迁的大环境下,透过歌曲串连超过百位来自 16 个岛国的南岛音乐家们,跨海共同歌唱,并在世界巡迴演出后,第一次将故事带回南岛两大洋。
导演 │ 李维
製片 │ 杨可若、邱阳
大章躺在床上三年有馀,妻子因此抛弃了这个家庭。留下这个破碎的家庭,靠着年迈的两位老人操持。三个幼小的孩子并不懂得父亲为什麽会这样,只顾在顽皮中肆意成长。尘肺病让这个家庭支离破碎,长久的笼罩在病痛的折磨和死亡将会降临的阴影下。华人群体隐忍的亲情,化作日常中的责骂、抱怨与陪伴。孩子们理解的父亲都是来自病床上的呻吟和责骂。对于亲情,在父亲临终前都没能用轻柔温暖的言语告诉他。对于未来……
导演 │ 张琳
製片 │ 粟国祥
从 15 岁到 22 岁,周子其从北京最顶尖的中学,考进中国最顶尖的大学,却经历了从「学霸」到普通人的跌落,甚至失去了正常人的精神健康。老师们希望他成为学术精英,父母却说赚钱和稳定最重要,两种观念不断撕扯着他。毕业后,周子其收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通知书,他能否在异国他乡的全新环境里,修復精神世界、实现两个理想?
導演 │ 武小雯
製片 │ 宋傑、林宸西
雲南騰沖,一個深山尼姑庵裡,老尼姑收養了兩個女孩。雖是佛門淨地卻也充斥著生活煩惱。每日,老尼姑獨自管理著庵內瑣事,還要照料兩個經常爭吵的孩子。有一天,老尼姑發現青春期的大女孩正在早戀。這個特殊家庭的種種矛盾因此爆發,孩子們的身世之謎、老尼姑的遠憂近患、三個女人相似的過去與日漸清晰的未來……爭吵越演愈烈,老尼姑不得不將大女孩送走,尼姑庵恢復了平靜。然而小女孩也開始了叛逆…
导演 │ 伍心瑜
製片 │ 王奕杰
当你在看电影时,是否曾注意过画面背景里的临时演员 ? 演员是一个神秘的职业,如果你刚入行,低薪、长工时、没有演出机会,这些都会是你必然要面临的挑战,可是总有一群人坚持守着这个职业。本片纪录了一群台湾临时演员的工作样貌,他们有着不同的性别、年龄和背景,各自背负着人生的难题,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表演舞台,成为 A 咖明星。而面对现今影视环境的转变,有的人选择留在台湾,有的人寄望中国蓬勃机会的发展,但在产业底层的临时演员,有可能在浪潮里获得成功吗?
导演 │ 杨波
製片 │ 许小飞
阿嘎日,内蒙古鄂尔多斯 90 后,普通牧民的孩子。自学了流利的英语,在美国游轮工作三年后辞职回家。他周围的人有人嘲笑他是「牛逼哥」,有人觉得他是「英雄」。他有很大压力,他想用行动证明自己,成为一个网路时代的「当代牧民」。
牧民的生活很生动。在草原上人与动物、人与人、都是一种单纯而又动人的关係。城市、草原;便捷、落后;后工业时代、原始的生活方式……阿嘎日一边在和达拉斯的美国朋友视频聊天,一边在自己的草原上给牛餵水。这两个迥然不同的文化在阿嘎日身上和谐共生。他 29 岁到 30 岁的这个青春过度正面临着成家、立业,我们不难预见他一定会遇到现实的不少打磨,他的一切潇洒和自豪,能否禁得住?
导演 │ 王治德
製片 │ 徐千淳
台湾经济起飞,娱乐产业称霸华语圈的九零年代,吕文忠先后任职唱片及电影发行的设计部主管,为一圆创作梦,放弃高薪赴美学习动画。文忠以优异成绩业,选择返台贷款自盖片厂建立自己的梦想王国。然而,母亲车祸身故、土地几度遭强徵、父亲轻生、不善经营和筹资失利,残酷现实不断侵蚀梦想的城堡,片厂逐渐变成积尘仓库。十年过去,曾经意气风发的逐梦青年,首部长片依旧难产,是时代环境与产业变迁使创作变得奢侈?又或者一切只是唐吉诃德式的痴人说梦?
导演 │ 胡田淨沙
製片 │ 徐玮超
胡田淨沙在他 17 岁那年,隻身一人被父母送往遥远的美国缅因州上高中,父母希望他在大洋彼岸考取名校出人头地。在这里他的名字叫做「维尼」。经学校安排,维尼住进一个美国德裔家庭,女主人凯萨琳在家举行印第安教仪式,开车时大唱藏传佛教音乐,引诱维尼寻找自己的精神未来。有一天,在梦中,一段音乐旋律忽然飞进维尼的脑海里,他认为这段旋律是关于西藏的。从此,「去西藏」成为了他的崇高使命。
导演 │ 阎大众、刘壮
製片 │ 陈韵竹
中国西部,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河的发源地。它与世隔绝的地理形态,奇迹般的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最亲密的相处方式。26 岁的巴登和妻子两人在三江源头的群山之中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每天最关心的问题不过是夜晚马群是否会被狼袭击和犛牛们能不能安然的度过冬季。然而,这种藏族千百年流传下来与自然共生的方式正逐渐被退化的环境和高速的发展所改变。当巴登逐渐离开源头的故乡,时代的河流将他带去到喧嚣嘈杂的乡镇都市。身为一个牧人,他将如何以自己的处世哲学面对这一切?
导演 │ 刘春雨
製片 │ 任晓宇
摄製组选取了两个家庭,採用观察式手法拍摄,目前对两个家庭已经跟踪拍摄 8 年,8 年时间,通过两个家庭的曲折经历,折射出翁丁这个生存在中国的佤族村寨的三种制度(寨主制度、社区基层组织制度、旅游制度)随时间和外界干预后的制度话语权更替与变化。
导演 │ 周浩
製片 │ 贺珊
心理咨询师佟和一位默剧表演者姚,他们曾经分别在各自的生活中遭遇突发事件。若干年过去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事件仍然会不断的闪回。必须与过去相处,甚至是和解,成为他们活下去最大的命题。也许只能 ALL IN,孤注一掷。本片将带着这样的观察去探索人如何与心理创伤相处。
导演 │ 张艺馨
製片 │ 李博
聋人唱歌,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 2018 年 8 月 4 日在北京音乐厅,这件不可能的事发生了——一个由十四位聋孩子组成的「无声合唱团」带来了一场特殊演出,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故事开始于五年前,艺术家李博和音乐人张咏想採录聋人的声音用在自己的作品里,后来的事颠复了他们的想法,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来自无声世界的歌,叩问每个心灵,什麽是「对」的声音?人人渴望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却从未反思所谓「正常」的标准。而伴随而来的矛盾、媒体报导和掌声、孩子们的教育等问题……也接踵而来……这部影片将纪录两组原本不可能相遇的人,在不可能的音乐和艺术世界里相互影响和救赎的故事。
导演 │ 邓伟
父亲贩毒被枪毙,母亲把毛色作寄养在小舅家,自己外出打工。小舅生育众多,还养育着其他因贩毒入狱的亲戚们的孩子。十多个小孩挤在这个贫穷的大家庭,有泪水也有欢笑,孩子们在期盼父母回家中一天天长大。新年,父母们都如期回家了,毛色作的母亲却被传因贩婴入狱,毛色作坚信这是谣言,想要亲口向母亲问个究竟。她几经周折,却终究未能见到母亲。不久,表弟又意外去世,打击接踵而至,孩子是被现实打磨成父辈的模样,还是依旧心存美好,挣脱宿命的轮迴?
导演 │ 吴越
製片 │ 杜海
30 岁的斯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拳后妈妈。2019 年她除了有重要比赛,同时也把孩子从老家广东廉江接到自己身边独自抚养。斯斯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被父母送去寄养。这一段留守经历让她缺乏爱。为了逃离老家的一切,斯斯选择了拳击。
中国社会认为「母亲」是女人最重要的角色。婚后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儿子出生后,斯斯患上了产后抑鬱症。那个时候,拳击成为她唯一的出口。斯斯产后经过 2 年的努力,事业逐渐走上正轨,但她却又面临的新问题:女人带孩子怎麽能好好工作?什麽时候生二胎?
导演 │ 金华青
製片 │ 吴恩熙、李欣仪
每年寒冬来临,觉姆们开始在山中狭小的房子里闭关苦修,100天后当她们走出小房子,外面漫天飞雪,春天依然没有来临。经堂里,年幼的觉姆日復一日在努力完成常人眼里枯燥而漫长的功课。这些藏族女孩从小便被家人送来出家,她们大多不会还俗也鲜少回家。山谷里磕长头的觉姆,体力慢慢逼近了极限,修行之路漫长,而生命终究将走向死亡。天葬台暴雨如注,绛红的觉姆袍在烈焰里化为飞舞的灰蝶,大多觉姆会在这座寺庙里度过一生,这里是她们生命的终点。窍诀室里,觉姆与上师谈起生死,谈起人生的来处和去处。很多觉姆在今年春天被驱逐,这座极乐之城终从高处跌落。觉姆与上师含泪道别,上师说一切皆无常,「在内心深处,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别人无法征服的慈悲」。
导演 │ 黄胤毓
製片 │ 黄胤毓、菅谷聪
林肇辉是冲绳宫古岛的台湾移民第二代。学术表现斐然的林肇辉因为同事的排外心态,而被推到了角落。之所以校内会有这般反华情绪,似与泯灭人性的七三一部队有关,学校多名教授皆是当年参与实验者。为远离争端,林教授前往中国大连进行研究之后数年。不过,多年后带着丰硕成果回国的林肇辉却成了众矢之的。2001 年,林教授捲入了一场象牙塔风暴及接下来长达数年的冤狱事件。此案阐明了日本社会根深蒂固的歧视与排外心理。
导演、製片 │ 康世伟
我是这个国家的中产阶级,因为国家政策对互联网金融的大力推广,以至于在很多地方都有网路借贷 APP 的广告。很多老百姓忠实的跟随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也借此机会理财赚钱,让家庭变得更富裕。从 2016 年开始投资中国 P2P 互联网金融借贷平臺,按照政府的话就是「服务于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本来看似平静的网路借贷平臺,也许因为监管或者诚信等问题,在 2018 年夏季出现了大规模的停业、倒闭,俗称「暴雷」,上百万的中产阶级损失了大量的存款。我也是暴雷的其中一个受害者,损失 100 多万人民币,我希望通过製作这部影片,试图还原事实真相,找到解决中国互联网金融问题的基本方法。或许,我们的钱还能回来。
导演 │ 陈彦豪
製片 │ 沉子琦
25 岁的郭书成当上了台湾最年轻的里长。一个充满政治理想的网路愤青,到了政治现场的第一线,他要面对的是里长繁琐的工作、守旧的政治体制、以及—他最讨厌的大人。小至元宵节送灯笼、修整人行道、大至兴建里民活动中心,这位年轻里长不断地受到挑战。这个年轻人真的适合当里长吗?他是否只是把这个职位当成政治生涯的跳板?或是真的能藉此打破传统政治的窠臼?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四年的任期中,郭书成没办法过得很轻松。
导演 │ 李刚龄
製片 │ 许怀民
1949 年,二战结束之际,有一批人跟着蒋介石因战乱来到臺湾后,一直单身着,住在一种叫做单身退员宿舍的地方,他们始终相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去,然后 .. 就这麽住了下来,直至今日。他们的灵魂在不宽却深邃对台湾海峡飘流着,不知道老家的父母或妻儿是否还活着?直到开放两岸探亲后,得到的答案是几人欢乐几人悲⋯⋯。这是大时代下的被迫移民,快要消逝,他们的故事,透过一位背老兵骨灰回乡的人,编织出大时代的豁达与无奈。
导演 │ 张楠
製片 │ 祁郁、陈奕松
西元 2018 年,中国人再筑长城。北方群山中,一段因抗日战争而驰名的喜峰口长城,在残破殆尽之际迎来了一支由无名之辈组成的施工队伍。从官员、工匠、农民到渔民,每个人对所修这段长城都充满不同的理解。长城脚下的渔民李志超一家与贾长月一家,近在咫尺却形同陌路。他们彼此都认为对方是「外来者」,而在长城大修的拆迁疑云之下,李、贾两家不得不同气相求。古建工程师朱新文半生小心谨慎,他带领施工队租住在李家,开工后遭遇到贾家的诸般阻挠。面对绝险的施工环境和来自同行的质疑,他不得不克服难题,证明自己。长城以内,出岸镇的王立山一家世代经营砖厂,为故宫、长城烧制「御用」城砖。王家父子在生意上矛盾重重,令王立山倍感砖厂后继无望。借喜峰口工程採购长城砖之机,王立山对儿子进行了一次考验。
导演 │ 金行征
製片 │ 张超
影片记录七位没有手臂的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当下真实生活状态。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悲剧,但他们在逆境中不甘示弱,迸发出昂扬向上的勇气和力量,用自己的口与脚去争取更有价值的收穫与成就,并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自尊。最后,七位无臂的艺术家,为回馈与报答社会,他们主动义卖自己的作品,共同筹资在云南贫困山区建了一座楼——七子楼。
导演 │ 韩萌
製片 │ 杜海
距离北京 40 公里的廊坊市是中国空气最汙染的城市之一,为了保障北京的空气品质,廊坊承受了巨大压力。李局长制定了一系列具有争议性的政策治理汙染。同时,作为一位敢言的地方官员,他出版了三本雾霾题材小说。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一个城市治理雾霾的过程中权力机构和普通民众之间、利益和代价之间的力量博弈。
导演 │ 卢盈良
製片 │ 李建良
我哥阿志,十二岁通灵,从那时开始在家帮人问神办事,我对他的质疑也从此而来,因为许多信徒得到了帮助,而他却一直无法摆脱困顿的生活。我好赌成性的父亲,相信神明会开明牌给他,我虔诚祈求身体健康的母亲,身体却每况愈下。长年来的无力感,让我很早就疏离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直到投入纪录片工作,当我不断的在理解别人的生命时,我常常反思到自己身上,为何我不试着去理解自己的哥哥?而我的家人,又将如何面对我的回归与质疑?
导演 │ 王申
製片 │ 赵佳
镜头追随一块白色大理石,记录它如何在希腊矿场被切割採出,运往中国。又在中国工厂被製成希腊式旅游纪念品,再经世界商品海洋城市「义乌」被贩回圣托里尼,由至此拍婚纱的中国夫妇购回国陈列在自家的希腊式洋房中。在顺着国际贸易的食物链折返航行的过程中,这块石头好似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重走了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奥德赛之旅。
导演 │ 陈英尉
製片 │ 李敏芝
「实践自由」—— 是传统工笔画艺术家石家豪的信念。石家豪在香港出生及发迹,游刃于国际当代艺术巿场,事业处于第一个高峰时,却已预视未来创作的局限。矛盾的性格,令他置身两极之间:传统与当代、巿场与创作自由、个人与社会。这些年头,在充满张力的香港社会,石家豪如何选择他的创作路?
导演 │ 罗苡珊
製片 │ 吴璠
2017 年的融雪季,失联 55 天的臺湾登山客梁圣岳与刘宸君在尼泊尔的岩洞被寻获。宸君已离世,而倖存的圣岳打破受困天数的世界纪录,引来各地媒体採访。圣岳带回宸君的遗书,宸君在一封信中交代我不要过度悲伤,并学会爱人。于是我拿起相机,与圣岳一起面对宸君的遗愿。然而,这个心愿却随着我回到校园、圣岳展开新工作而产生变化。在雪融季节,有些事物重见天日,也有些事物顺着雪水流逝;事件过后,我们该怎麽带着记忆走向未来?
导演 │ 周浩
製片 │ 贺珊
三位山村里的姑娘,儿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面临的问题将越来越现实,有人 15 岁辍学在外打工,有人继续求学……数以千万计的,来自中国农村的年轻人们,他们的世界,也许是第一次被这里长时间完整地记录。
导演 │ 许慧晶
製片 │ 梁圆
北京市郊一群孤儿和问题少年在 70 岁老人的带领下训练棒球。马虎的到来打破了球队的宁静,打架斗殴、拉帮结派,成了队员和教练的眼中钉。一场大火,北京清理了几百万人,棒球基地也被限期搬离。半年后球队将代表亚太区参加美国世界级少棒比赛。他们能否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突破自我?未来孩子们的命运又将如何?
导演、製片 │ 龙淼渊
孔子死于 2497 年前,但他的金科玉律仍然被继承发扬。孟老师人到中年发现来自臺湾的生命之光,她毅然抛家捨业,东北杀到岭南,在深圳开学堂,教授儒家经典,兼营学贯中西,为广大无法信任主流教育系统的中国家庭提供替代方案。没成想孟的江湖地位迅速攀高,但树大招风,她的学堂违法被驱逐。孟老师苦思冥想,这次,她看到的学生是零到三岁的婴儿。
导演 │ 德格才让
在他的前世,他是她的丈夫。在今世,他是她的孙子,他是同一个人。
在她的前世,她是他的妻子。在今世,她是他的奶奶,她是同一个人。
今年他们的年龄加起来一百岁了,他们在同一屋簷生活着。
导演 │ 莎韵西孟
製片 │ 郭郁浓、洪颂茹
爷爷 Wilang 离世后,奶奶 Yabay 无法面对先生的死亡,又无法接受未成年孙女未婚生子,迟迟不接受孙女回家。儘管在家人的陪伴下,奶奶这一年里始终无法摆脱丧偶的沮丧与忧伤。Gaga(泰雅族传统惯习)环扣着这一个泰雅族家庭的日常,泰雅族人们透过 Spi(梦境)与祖先藉以连结,并获得生命的启示。于是在这一位家族精神领袖逝世后,导演的家人们轮流梦见他的归来。
随着时间过去,我们还是继续做着有爷爷身影的梦,就像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一直与我们生活着。
导演 │ 陈长清
製片 │ 郭恒奇、于莹莹
北京宋庄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家聚居区。影片拍摄已近 5 年,全片以顾桃为第一主人公,以四个人物当下的现实境遇与状态展开多线叙事,这些人物的故事与命运互为交叠与关联,使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一幅这个时代的「世态众生相」,且能准确感知他们遭遇的强大的现实洪流……影片想要探究的是,作为自己所在时代的「警世者」与「先知」的艺术家们和善于将别人的现实生活搬上银幕的纪录片导演,在坚硬的现实面前、荣誉与光环的背后,他们有着怎样真实的命运与故事?
导演 │ 顾桃
製片 │ 高巍
本片是一部民族题材纪录片,在中国内蒙古最大的城市呼和浩特拍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呼可夫拍摄一部利亚特萨满的纪录片长达八年,他感受到祖先对他的训斥,他在酒后嚮往自由,感受孤独⋯⋯。父亲的离世让乌日根的精神世界崩塌,他思考重新回到自由的草原,他笑着看着远方,怕琴声停下父亲会更远⋯⋯。苏和独自一人从草原来到城市,舞臺上耀眼的灯光,还是无法消除他的孤独感,他的孤单在日常的歌声和经营里⋯⋯。
这个城市有晴,有阴,有青春,也有忧鬱……。
导演 │ 刘晓蓉、潘崇恺、李刚龄
製片 │ 刘晓蓉
「接班那一刻,面对的不再只是对传统产业的爱,更多是挣扎在再现或创新、传承或不服从、一次又一次的抉择」。台湾六七年级生,一个被称为「草莓族」与「沉默者」的矛盾青年世代,传产被说没希望、父执辈的辉煌无法再複製,他们要面对的,是最硬的接班问题。本系列将呈现受到美、中、日在台生根发展的传统产业,并从接班者口述与追踪,纪录台湾面对在地化呼声、複杂地缘政治、及全球化竞争下的发展思维与年轻世代告白。
导演 │ 郑灏勋
製片 │ 杨紫烨
过去约莫五年来,我与我的伴侣 Akashi 已经历过五次流产。我们鲜少与亲友提及这个过程。第一次流产后,我们很快地寻求医疗协助、尝试人工受孕,包括子宫内授精与体外授精,但这些努力从未得到回报。
2018 年,我们面临一个难题:这会是我们最后一次尝试体外授精吗?我们早已经历这个过程无数次,承受了太多肉体以及情绪的压力。儘管如此,她坚持要再试一次自然的方法。对她来说,体会怀孕的喜悦是她的一切。作为她的伴侣,看着她追求那让她幸福满足的母亲身份,我只能支持她。
导演 │ 王磊
製片 │ 林家亿
皮村是一个城中村,住着来自全国各地接近 3 万名的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孩子,他们用双手建设着北京。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住在皮村里的 4 个人的故事——文艺爱好者、小学生、即将冲破重重阻碍步入婚姻殿堂的姑娘,以及走在讨薪和追求爱情之路上的年轻人。谨以此片,记录当下中国最普通的劳动者们炙热的青春,和梦想。
导演 │ 陈文良
製片 │ 李嘉雯、陈怡君
黄育仁出社会已经十年多了,33 岁的他如果做了人生抉择的大转变会不会很难?他是台湾名校的毕业生,社会主流价值里被称为「胜利组」。31 岁在外商公司当分析师,百万年薪的他选择放弃舒适圈走向一个危险和艰难的领域,成为职业综合格斗选手。在家人的反对、年龄的限制、高强度的格斗训练、语言的隔阂和经济压力的考验下,到底黄育仁在追寻的是什麽?
导演 │陈东楠
丽萍和东生是云南某村苗族唱诗班的年轻成员。村子坐落在与世隔绝的大山荒野,一百年前西方传教士曾带着福音来到这里,传授给村民古典四声部合唱法。丽萍是村花。东生想成为一名传教士。偶然间,县政府发掘诗班,打造苗族农民合唱团,走向全国舞臺。合唱团被誉作「巴罗克音乐活化石」。游客和地产商随之而来。 丽萍和东生见识到外部世界万千姿态,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导演 │ 侯婕、陈庭婷
製片 │ 周浩
上世纪,澳葡政府面对非法移民的强大压力,在八十至九十年代先后三次特赦,向逾七万名内地居民发放合法居留证件。回归后,内地对澳门制定家庭团聚政策,未受惠者因未能申请子女来澳,组织起以兰姐为首的抗争力量,发起静坐、游行,甚至成为最年老、以及首个被官方认定为冲击立法会的团体。透过领头人兰姐,她的挚友兼家长之一阿眉,和在生活中隐藏抗争身份的阿梅,探讨移民对自身和家庭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移民与社会的关係,同时探索社会对移民问题的态度。
导演 │ 栾诚伟、Tommaso MUZZI
这个纪录片,我把它当成是一封我给父亲的信,是关于由对他的追寻开始,去看一个漂流着、最终落脚在台湾的移民家庭的历程。我想了解他,了解那些长期以来一直笼罩在我、我的母亲、我的姊姊心中,我父亲绝口不提、甚至用谎言去包装着的那些,存在于家庭中的阴影与无法面对的伤痛。这是一个韩国华侨家族的自白,这是一个外省台湾家庭的自白,这是一个台湾人的自白。
导演 │ 陈明望
製片 │ 梁文心
2014 年 12 月 16 日,我和怀孕 7 个月的妻子抵达洛杉矶,准备在美国生育我们第一个孩子。入住的别墅有来自中国各地的孕妇:有人为躲避计划生育、有人为躲雾霾、有人为躲应试教育……。虽然赴美生子的热潮发生在美国,但折射的却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与困境,为何选择出走?在经受不同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挤压之后,最终是坚守还是回归?
导演 │ 滕仲
製片 │ 张献民
1957 年至 1960 年,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使浙江省淳安、遂安两县约 30 万人被迫迁离故土。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时代 ,一切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所有行动听指挥,移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受「大跃进」运动时期极左思潮的影响,移民安置工作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和混乱,大部分移民未得到妥善安置和合理的补偿。几十年过去了,由于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许多移民今天依然过着艰难的生活。
导演 │ 李婕
製片 │ 周浩
在中国湖南曾经存在着一个奇怪的小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绝大部分农村甚至不知道汽车是何物,而小镇上早就有了自己的车队。它曾经是一个「时尚」小镇,这裏的电影院会第一时间放映最新上映的电影;这裏偏居一隅,山路十八弯,年轻人却穿着时尚;小镇坐落在贫困县,但是这裏的居民即便去到广东也受人尊敬,并被认为是「有钱人」,这个小镇叫做「梅田」。然而,在九十年代初期,似乎在一夜之间,大部分居民搬离了小镇,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他乡》展示的是一个经历过产业转型的中国南方小镇的众生相,前前后后有近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到这个煤矿小镇,为一个持续亏损的企业而劳碌一生,最终又散落在各地的故事。
导演 │ 陈梓桓
製片 │ 任砚聪
他在内地设厂代理电视显像器,见证电子工业时代蜕变更替;他在旧区经营茶餐厅数十载,安居乐业美梦敌不过活化重建;他放弃铁饭碗,拒当楼奴,竟因肌肉萎缩症女儿踏上人权律师之路。三个正值耆艾之年的男性,分别回忆六七暴动、文革偷渡潮及六四事件,剖白生命改变的那天。观众从蛛丝马迹追溯主角的历史,拼凑三段完整人生。
导演 │ 傅榆
製片 │ 洪廷仪
告别青春,走向成熟的故事,总是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年轻生命里。本片主角们的青春梦想,是藉由反抗体制,追求一个更好的国家,却在动盪的两岸关係里,变成历史的一部份。一个反抗中国的台湾学运明星,一个喜爱台湾的当红中国学生,和我,一个政治狂热的台湾纪录片工作者,我们之间理应充满矛盾,却在社会运动里找到合作的可能性。在一场台湾 24 年来最大型的社会运动之后,我们从接近成功的巅峰,逐渐坠入失望的谷底,曾经坚持的理想,还有可能延续吗?
导演 │ 杨淑玲
製片 │ 郑熙恩
美希是一位新加坡的年轻教育家,对改变边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充满热情。她引进 Tutorial Relationships(TR) 教学法,一个改写墨西哥 9,000 间最糟糕学校的教育新概念,以帮助在新加坡教育体制中挣扎的学生们。这群被浇熄热情的学生们,一瞬间都转变为有自信的小老师,这巨大的转变带来的庞大的迴响。但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需求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开始怀疑 TR 教学法是否能够延续下去。这个跳脱常理的教学是否会改变教育体制,或仅会昙花一现?一起加入美希帮助学生重新爱上学习的旅程,一窥这些平时难以看见的学生们的故事与人生。
导演 │ 蒋春
製片 │ 王馨璇
「这种封闭的、被割裂的空间,处处受到监视。」──傅柯《规训与惩罚》。桃花工读学校,是一所男女分开管理的青少年改造学校,它分为两个校区。楼上是家长送来改造的,楼下是公安局送来的犯
罪青少年。两个区域被一条路隔开,它们之间禁止交流。影片围绕文俊当上班长的心路历程,楼下的雷公与楼上的婵娟的的爱情展开,两条线最后彙聚到新年来临前,他们都各自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在这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他们的友谊与爱情,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吗?
导演 │ 萧潇
製片 │ 林林
影片围绕着壹个小山村中三代人的忧愁和困苦而展开:年近八旬的外婆仍在不停劳作,操持家务。她恐惧日益临近的大限,每日烧香拜佛,并要求外地打工的儿子回到身边。舅舅回村后只能靠山吃山,拮据度日,生活日益艰难和迷茫;而孙子厌倦了打工,回到山裏饲养土鸡,却创业失败,负债累累;
同时,邻居李叔在外工伤弄瞎了眼睛,也迫不得已回到山裏休养,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
重峦叠章的大山紧紧束缚着他们的命运,正如村口的那块名为团鱼岩的巨石,相传有只神鳖苦苦修行升天,却被天雷击中,身首异处,落此为岩。村子以这岩石命名,亦是这深山神话的回响。
导演 │ 潘志琪
製片 │ 商明
胡女士因受骗欠下巨额债务,背负着罪恶感逃避到十八梯,信基督教,以开廉价小旅馆和捡垃圾为生。她用捡来的垃圾堆砌起一座绚丽的花园,这是她内心的天堂花园,是她面对生活苦难的精神支柱,她希望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感召儿子摆脱抑鬱症的困。儿子少兵是位同性恋,因感染 HIV 病毒而陷入抑鬱症和生活的困境。少兵认为,母亲仅活在荒诞的精神世界里。随着现代商业的扩张,十八梯面临搬迁,少兵劝说母亲放弃花园,搬出十八梯,去面对现实生活。
导演 │ 康世伟
藏族喇嘛索南达吉天性浪漫,热爱写诗,6 岁到色达佛学院,发誓终身出家,幻想做仓央嘉措那样的活佛诗人。佛学院天堂般的环境让他创作出美妙的诗歌,长大后,他走入现实社会,然而弟弟去世时科学与神灵的无能为力,城里人对他莫名的冷漠,亲见藏文化的渐渐消失,出版诗集被政府拒绝等,让他逐渐对主流社会产生憎恶。然而,因为爱情,33 岁的他还俗了,走入社会,成为一名成功商人,并与暗恋自己 17 年的青梅竹马步入婚姻,共度馀生!
导演 │ 李建成
製片 │ 黄德生
于美援时期一群受雇于美军营养工作站的台湾人当时在那是相当光荣的事蹟而且拥有相当优渥的薪水以及吸收西方的文化。他们见证了美军在台的丰富资源以及研究。在那个年代当地人称这栋建筑为「美国白宫」裏头不时传来婴儿的哭声那是村民众说纷纭的实验室 40 年后揭开美援时期过去实验背后的祕密。
导演 │ 杨佈新
製片 │ 杨美雯
冷战时期,中华民国最优秀的飞行员为美国中情局执行秘密侦查任务。记录着他们是如何凭藉着梦想,无畏、无惧地写下这页关于黑猫中队空前绝后的故事。他们总戏称:「英雄都已经阵亡了,没阵亡的都是狗熊」,而英雄的代价却是从两岸同袍互相杀戮得来的。让我们重新审视英雄的定义,无须英雄的年代是否才是最美好的时光?
导演 │ 王佳音
製片 │ 朱婷
义大利杜林的理发师马里奥大叔,俄罗斯做小本生意的明仔,刚刚抵达卢旺达去寻找机会、开拓事业的小谢,以及在北京刑满释放的青年傻鹤,这几位中国人虽未身处同一国家,彼此也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但是他们却有着同一个身份,那就是他们是网路直播的主播。出于不同的目的,他们在亦幻亦真的网路空间,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生活。本片通过近一年时间,来观察和截取他们的直播视频,来发掘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网路媒界化生存中的异化印痕。
导演、製片 │ 陈颂
这是一个 95 后女孩在分裂的家庭和碎片化的时代中寻找出路的故事。十七岁的连连是一名网红,她幻想着有一天能一夜成名并暴富,但现实生活却很糟糕,父母在闹离婚,家庭摇摇欲坠,学习成绩也因此受到影响,几乎不能毕业。她母亲是一名员警,却拜佛求道,被骗子骗走了钱财,父亲竟然抱着一隻猫离家出走。连连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她选择逃离了学校和家庭,投身于互联网世界,开启了一段前途未卜的旅程。
导演|莫津津
製片|邢北冽
阿明一家,属于中国最后的水上游牧民族,疍家。数千年来,疍家人均于水上定居;如今,现代文明的侵蚀逐渐打破了水面 的平静,面对上岸与否的抉择,阿明一家三代各有打算。2010 年,刚满 18 岁的阿明决心上岸,却在上岸后屡屡受挫;由于环境恶化,爸爸的渔获越来越少,不得不考虑上岸的问题;80 岁 的奶奶则希望生于水中,死于水中。然而,政府的一纸上岸令, 彻底点燃三代人的矛盾,他们还能回到原来的平静生活吗?
导演|马智恆
导演|郑惠森
香港开埠初期,有一个逐渔汛而居,扬帆飘泊的族群,他们自称「水上人」。水上人以渔歌抒情,把「生、老、病、死」的 生命旅程,注入歌词,化成曲韵。本片讲述三个水上人的故事: 闲居小岛,与游人唱歌说故事的老伯;假日经营茶座,用渔歌 唱圣经的耶稣婆;在海港捕捞垃圾的香港仔小姐。透过三人的人生、家庭和信仰,重塑一个被忽略的族群,保存一段将要消 失的记忆风景。海上生活看似浪漫,实则艰苦不堪回首,岸上渔歌,悲欣交集。
导演|陈志汉
文林国小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新任的朱校长与年轻的赖主 任为了进行金融教育,打算在学校建立银行、发行货币。
今年年初文林银行开始在 13 个种子教师班级试办,学生们领到 「薪水」都非常兴奋,学校里的一些劳务工作也因为有发「奖 金」,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许多。慢慢有老师发现学生变得过于功利主义,并开始反省自己的金钱观是否带给学生不良的影响⋯⋯
导演|王申
製片|赵佳
希腊有近万的华人侨居经商。适逢中东难民潮爆发,逾百万难民沿着十几年前华人们偷渡进希腊的路线逃难至此。「大姐大」 陈雪豔等一群希腊华人决定组建志愿团队救援难民。这是他们首次走出封闭的唐人街,帮助第二故乡及至此的另一群异乡客。在希腊土着、华人移民及中东难民间,一种独特的共生关係在众神之土上滋长。华人坚持的「华人方式」能否给予难民庇护?
导演|陈思毅
製片|徐若菡
三个县城医生,阅历不同,却在医患冲突激烈的现实下,面临着同样的职业危机。
在听闻校友被病人杀害之后,沉医生做起了提前退休的打算。
相比之下,李医生更信好死不如赖活着 。哪怕曾被病人家属拿刀威胁,李医生想,能熬就熬,何苦太认真?
年轻的吴医生成天嘻嘻哈哈,内心却时常想起第一个没救活的生命,如果有下一次,家属还能如此理智吗?
导演|杜海
导演|韩萌
製片|黄昱祥
《江南弃儿》是一部关于记忆与现实的影片,讲述了三十多年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发生在中国江南地区,遗弃与溺杀亲生女儿的故事。本片以人物为主线,记录了国家政策对普通人命运的改变。影片通过跟踪拍摄三位女性寻找亲生父母的过程,反映了当事人群体几十年后的救赎与忏悔,怨恨与宽恕。
通过寻亲者基因库,几年时间里已经有 60 多位「江南弃儿」寻找到了亲生父母。本片纪录了几位被遗弃的江南女孩在寻亲过程中各自的命运转变。
导演|霍宁
製片|史祖德
中国西部伊斯兰教地区,数十万穆斯林在内地经营拉麵店谋生, 这也是 14 岁的马翔辍学后唯一的选择。对这个男孩来说,幸福 就是记忆里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碎片,当他试图找回缺失的片段时,面对的却是信仰与观念的冲突、现实与生存的挑战。一 个小小的拉麵店,能成为马翔找到属于自己幸福的起点吗?
导演|王建军
製片|韩蕾
老周:他曾一度成为古老村落的唯一陶瓷製作者,依靠出售陶瓷养家糊口。但突如其来的旅游开发,出现了诸多竞争者,别人採用新的工艺比他高效而且价格便宜,他下定决心坚持传统技艺,但在竞争中落败。
老杨:几十年前流浪到这个村落,并救活了一个智障的女孩, 两人相依为命。老杨将作为陪葬品的陶瓷送往墓地,但报酬非常微薄,年迈的老杨要回一次老家,为自己争取正式的公民身 份,获得政府的救济。
老刘:老杨的邻居,多年以前来到这个村子工作,但年龄越来越大,煤矿不愿再雇佣他,他的妻子抛弃了他和两个孩子离家 出走,老刘为了将孩子养大成人,只能不停的寻找工作。
生活在继续,他们必须直面未来。
导演|吴建新
青年农民小江和妻子小平从城市回到农村,潜心凋刻佛像,并邀请佛教徒王刚来村里指导佛像製作。数年如一日的佛像製作, 是他们修行的过程。影片将完整记录一尊佛像的製作过程,也将记录他们与世无争的生活,以及生活状态的变化对佛像製作的影响。
不再农耕的农民和远离城市的城里人,能否在简单平静的乡村生活中,找到各自心中的桃花源?
导演|阮行恩
製片|刘颖谦
张宁是佛山白领,工作上没有得到甚麽满足感,城市的生活也让她疲乏。迷失中,她到云南旅游,遇上一名「摩梭」男子。
兵马是个帅气开朗的小伙子,背包客都称他泸沽湖刘德华。从游客送他的 mp3 里,他最喜欢听的是德国的 Enigma 和台湾的周杰伦。
张宁、兵马在泸沽湖畔相遇相爱,他们两人一个希望回归自然,一个希望与城市接轨。在中国急速发展的背景下,两人展开了一段外人不看好的跨文化、跨城乡爱情长跑。
导演|郑晴心
製片|刘家欣
第一次听见炯霖的名字,那时我刚结束一趟远方的旅程。友人讲述着炯霖没有回家的夜晚,以及隔日打捞上岸那具冰冷身驱。 越来越多朋友提起他的名字,述说着与炯霖的共同记忆。
炯霖在徒步行脚这片土地的过程中,留下了一本日记,纪录着他三次徒步环岛的点滴。循着这些足迹,我和友人开始了旅程, 走他走过的路,拜访他遇见的人,拼凑着这些故事。
我凝望着炯霖曾经贯注着热情,滋养着我们生命成长的岛屿, 他像一座桥,串联起这个岛上不同的角落,以及在各个角落里以各种方式认真生活着的人们。
他,已化为这座岛。
导演|余过
导演|郭容非
中国有 1600 万位女性被男同性恋骗入婚姻,她们叫同妻。导演余过想通过纪录三位原同妻的故事,向自己的母亲出柜。可当他将镜头对向母亲,省思自己的角色时,才意识到,对于一位 中国男同性恋,其任何一个无奈的选择,都会将一位原无辜的女人推向一场难以挣脱的悲剧。
导演|吴柏泓
製片|孔祥珩
製片|郑敬儒
每当喜马拉雅山上的雪融了,杨重源就像一隻准备归巢的候鸟, 再度踏上海拔四千五百公尺川藏塔须村。2015 年,是杨医师回去塔须的第十年。
转世,是藏传佛教当中需要有足够修行的仁波切。当村民认为他前世是塔须村民时,对杨重源来说,他怎麽看待自己回去十年这件事。
导演|旦增色珍
製片|廖茗
孜廓路是一条围绕着布达拉宫的转经道。曾经这条路上只有源源不断的信徒,而如今这条路上除了信徒还有来自各地的旅行 者和小商贩。孜廓路的一边是宽广的大路,一边是千年的布达拉宫,它夹在中央彷彿就是拉萨城的缩影。片中三个主人公, 出生于不同的时代,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不约而同地依靠这条路而谋生,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映射着一个正在现代化中的古 老城市。
导演|李瑾
製片|柴子文
海边渔村乌坎,经历了一次阵痛与蜕变。为保卫土地,乌坎村民集体起事,推翻「汕尾格达费」、在位 40 年的老村长,古老 的村庄迎来了「乌坎之春」。两年后,当少年阿兴投身第二次选举积极拉票时,青年阿宏却不得不偷渡美国寻找生路⋯⋯
面对重重陷阱,昔日英雄林祖銮何去何从?农民起义的千年宿命可以打破吗?这是一个关于土地和梦想的故事,描绘出中国複杂的现实和多变的前途。
导演|胡波
「沉陷区」这个词与「开採」共生,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相关联,却只存在于辉煌的背影里。本片以生活在辽宁抚顺採煤 沉陷区里杨凤林老人一家人的搬迁故事为主线,讲述沉陷区里现在和过去的生活。从一个侧面揭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伤疤, 展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因果轮迴,以及变迁之下人们的彷徨与坚守。
导演|赵昶通
爷爷叫赵生荣,他童年丧母,青年丧父,战乱中一个人扛起整个家族,养活后妈和兄弟姐妹。中年娶了我奶奶,育子有三, 因为有文化进铁路局当工人干至退休。他热爱戏曲,是资深票友。晚年经历拆迁,归于黄土。忽然有一天,爷爷永远离开我们,才知道,因为习惯而熟悉的人和情感,从此戛然而止,有一些东西再也不可能拥有了。
导演|王杨
导演|王国庆
在中国武汉,人们想要在长江上建造一座超级大桥。它标誌着所谓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工程师们承担着巨大压力,他们身心俱疲。个体生命体验与体制性压力缠绕在一起。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聚集在这里。他们为了生活得更好,背井离乡,来到城市。中国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让几亿农民流向城市。他们建设着中国,同时也承受着 中国发展所带来的剧烈改变。离开亲人,艰辛打工,田地荒芜,传统丧失。
所有人都在矛盾里前行。这是个体生活的困境,也显现出当代中国精神性的困境。
导演|陈琦
1990 年我出生在煤城淮南,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这一年大陆公有制体制改革,淮南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7 岁时这座城市发生第二次经济危机,我母亲选择离开我的家庭,从此父亲把我拉拔长大。2014 年国家经济体制转型,这座城市发生第三次经济危机,无数像我一样的家庭又开始命运的轮迴。我选取我的工人父亲,我的乾妈,以及我的两位 90 后矿工朋友作为拍摄对象,以我家庭的故事为基础,讲诉在资源城市衰落背景下,矿工家庭入不敷出,被解除劳动合同,面临结婚生子,面对家庭 问题的不同种命运。看中国的矿工在体制内如何抗争,如何生存,进而看整个城市如何转型发展。
导演|范俭
製片|徐子淘
製片|程乐儿
余秀华,被喻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2015 年春天,她爆红中国,成为近年来最为人熟知的诗人。她是一位脑瘫患者,她给自己的身份顺序是女人、农民、诗人。命运给了她常人无法承受的生存痛苦,却也因此而激发历练了她无与伦比的天赋才华。当才华把她推向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她的家庭却发生巨变,一个诗人能否独立撑起自己的现实人生?
导演|林皓申
导演|施佑伦
当长女皓潆被诊断为过动症之后,萧湘瑜才明白自己三十多年来不被理解,充满障碍与挫折的人生原来是因为自己也有过动 症,看着女儿从小在学校和家里都被排斥,为了满足旁人期待 一直用药压抑自己,自卑而退缩,几乎就是另一个自己。陪伴 着皓潆慢慢成长,带着女儿找到自信与价值,她彷彿也找回自己失落的人生。
导演、製片|玛鲨苗酱
阿根,一个 40 多岁的 gay,风云一时的同性夜场老闆,刚走出监狱不久,和男友在山中隐居。阿根决定去泰国代孕自己孩子, 为此他打算重出江湖,赚够钱之后彻底退出。阿根向我们讲述 了 40 年来一路从北向南的人生旅程,他的家庭,他对孩子的爱 和对孤独终老的恐惧,以及他所经历的同志地下生活。
导演|卢盈良
製片|周怡珍
1996 年 5 月,杨雅惠牧师创立了台湾第一间同志教徒专属的同 志同光长老教会,引来传统教派强烈的抨击与斥责,因此,在教会的牧会与服事困难重重,杨牧师遭到莫大的压力,最后, 她在 2008 年 5 月以烧炭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但她的生命却换来了同志基督徒得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她的精神更流传下来,引领后人继续这一场属于人权的革命!
导演|廖克发
製片|谌静莲
他们恋上了一个马来亚的梦,为了国家的未来,他们抛弃家人, 牺牲了生命,却成为六十年来最长久的历史空白。
35 年前,这里曾经是我出生、成长的老木屋。直到长大成人, 我才明白,长挂在老家大厅上的那张画像是我从未见面的阿公。 60 年来,这张画像成为家人的禁忌,没人能提及这个男人,或是他的过往。一个参加内战而被遗忘的家人、一群因为热血而被永远放逐的学生、一支不得回乡的老兵。
他们的理想和命运,犹如马来亚黄金歌舞时代的一首旋律,被 迫历经多次的时代改造和变身,从优美的夏威夷情歌(英属殖民时代),到日语宣导(日殖民时代),最终演变成马来西亚独立时的国歌(独立时代)。如今自由的歌声被禁,过去的梦想被消音,这部影片将揭开,许多隐埋在这片热带雨林中,过去的秘密。
导演、製片|康世伟
《广场上的舞蹈》描写中国社会从文革时期到今天广场上舞蹈的变化,追溯当下中国所流行的广场舞,实际源于文革时期的忠字舞。选择五个主要角色进行跟拍,分别是在文革时期敢于反抗并且到 70 岁还能倒立的周先生、曾经参加过中印战争,并上前线冲锋的 73 岁法院院长刘先生、每日照顾 105 岁老父亲, 为解除心理压力到广场上跳舞的 65 岁熊先生、当年的红卫兵团团长,60 岁的尹女士、文革时期被不公正对待的专业舞蹈演员,60 岁的陈女士。他们的身份与经历各异,但都经历过文革,同时也是广场舞的亲身参与者与见证者。本片通过广场舞将他们串联,将广场上舞蹈的变化作为中国近 40 年历史变革的美丽缩影,以此为切入点,关注中国人当代的内心精神状态的变迁, 最终阐释影片的戏剧核心──精神的变革。
导演|黄昱祥
製片|林立仁
广州,一个在中国以工业发展着名的城市,过去几十年来,吸 引了近二十万的非洲移民。他们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新兴社会现 象:非裔男子与华人女性的婚姻。
《广州爱情故事》纪录了爱情的多样面貌,纪录两对中裔、非 籍伴侣的恋爱史。他们的感情不仅要面对来自家人的压力,同 时也对抗着普罗中国的价值观。他们的故事不仅能视为各国探讨「多元社会」的借镜,更是每一个勇于为爱挺身,争取自由 恋爱的人的最佳范例。
导演|董雪莹
有着文革情节的导演叶京为了让 9 名年轻演员回到文革,把演员们封闭于四川小镇的一个兵工厂,隔绝了与外界的任何联繫 ──这无异于一场人类学实验。这 9 名演员每天穿着文革时期的服装,听着文革时期的歌曲…一个演员请假事件掀起了一场残酷的批斗会,批斗会上演员们发生了惊愕的变化。
导演、製片|吴郁莹
製片|江松长
为什麽会有成千上万的年轻女性被送离家园、老远嫁给他们不 太认识的外国人呢?为什麽亚洲各地的母亲会要趁着深夜抛弃子女呢?《阿紫》将检视亚洲跨国婚姻仲介的影响,跟随一位越南新娘思考是否该为了逃离欺凌、寻找更好的未来,而离开台湾丈夫和她的两个女儿。
导演|徐玮超
製片|李宁
这是一个新疆小学足球队的赛季故事。石河子第十一小学的汉族教练张楠将带领一群不被看好,前途暗淡的维吾尔族小球员, 从石河子市出发,踏上改变命运的争冠之旅。
导演|张楠
製片|张勇
三十年前,数以万计的农民从荒漠迁徙到黄河沿岸,与此同时, 他们世代传唱的民谣却逐渐流失。本片的主人公张尕怂从童年时期开始学习民谣演唱,来治疗自己的口吃。虽然这并没有治疗好他的病,但却让他越发地痴迷于自己家乡的音乐。
数年间张尕怂辗转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巡演为生,并在各地乡间寻访民间艺人来学习更多的民间歌曲。伴随着名气的增加, 他被邀请参加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在全国观众面前演唱民谣。在节目录製的关键时刻,他突然选择退出,并回到了自 己的家乡。但是,看到家乡凋敝、曾经嚮往的农村生活正一步步走向消亡,尕怂面对的,只是那一腔「愤怒的乡愁」。
导演|蔡杰
製片|邢北冽
「为什麽我们是活佛?」兄弟之间时常诘问。漫长的青春期,总有片迷雾森林要穿行,那是关于双生兄弟的依赖与分离、佛 家与世俗的界限、自然与现代的变换,关于难以厘清的身份,与去向未知的命运— 17 岁,当他们回到家乡,两人作出人生第 一个不同的抉择:尼玛选择留在寺庙修行,达娃却褪去僧袍还俗,去一所公立小学念书。
导演|钱思如
2014 年冬,能团聚在奶奶身边的人已然不多,奶奶更是对身边生病的爸爸,和希望脱离奶奶管束的弟弟操尽了心。但奶奶越 是用力的去爱,他们越是想要挣脱。奶奶面对镜头,慢慢展露了她的内心世界──无奈、歉疚、恐惧和期待。年逾 80 的奶奶 依然默默地对抗着命运,但这对抗又好似徒劳,她唯一能做的, 就是在痛苦中麻痹自己,马马虎虎过完馀生。
导演|孙扬
製片|黄俊如
面对陪伴和影响自己一生的父亲,要因为阿兹海默症慢慢失去记忆,艺术家马良想造出一艘「时光机」,用亲手做出的木偶 驾着这台「时光机」穿梭回过去,演绎爸爸和自己曾经历的回忆,说出对父亲难以割捨的留恋。
导演、製片|王申
导演|陈延企
唯一在欧盟工作的中国青年盖琳,随一国际竞选团队在英国拉选票,助老闆──保守党议员德瓦在欧洲议会大选中连任。可他认为德瓦的反移民主张属民族主义,拒绝游说。自己就是移民的德瓦召集众移民散发反移民传单。盖琳及两名纪录片拍摄者被逼助选。认为不公平的盖琳在老闆生日会上愤而离席,邀移民到总部开 party。选举日盖琳被请出团队,言辞恶毒的他已成为之前他所蔑视的民族主义者。
导演|刘柳
製片|黎晓炜
东莞在中国一直以来被称之为「男人们的天堂」,2014 年当地政府「彻底扫黄」后,带来的是整个情色产业链的崩塌。扫黄 真的洗「白」了这个城市?产业链的崩塌将会带来其他行业怎样的蝴蝶效应?小姐们如何营生?嫖客们是否会因为扫黄就戒 除了心理的瘾?本片将从小姐们的故事去梳理这个城市产业链的变化,和她们与他们的故事。
导演|周文钦
台湾北部的磺港保留着一种世界罕见的捕鱼技法─蹦火,独具特色却因缺乏经济效益而式微。谢氏兄弟在年逾半百后返乡继承「永渔发号」,这是仅存的四艘蹦火船中最老且最小的一艘。从头学起的两人在几年经营下并不顺遂而渐生放弃的念头 ; 夹在 缺乏经济效益的现实压力与保留传统渔法的使命感下,他们该如何找到平衡以及坚持的动力,蹦出生命的火光?
导演|龚万祥
曾在澳洲打工游学的杨宇帆,当时死都不肯进农场工作,却在异乡泰国的火车上,梦见了小时候阿公的凤梨田。小时候的味道已经逐渐消失,就像对阿公的记忆一样,因此他决定回到土地,重新拿起锄头再现记忆中的古早味。从事有机农业是条艰辛而漫长的路,特别是全部的耕种只能靠父子俩。然而,一封写给总统的信,却改变了一切……
导演、製片|郭海涛
製片|乔‧比尼
房玉麟是一名专业的京剧演员,却在纽约的一家指甲店打工。他决定通过一场京剧表演,来重返那个日益消失的舞臺。
导演|MAK Chun Kit
製片|曾鑫
在这个备受谈论的小矮人王国,有许多小矮人勇敢逐梦。我们发现他们不畏自身特殊外表,勇敢追求快乐。这部纪录片记录许多因不同原因而进入小矮人王国的员工。他们可能因为心境的改变、逃避现实、为情所困和在小矮人王国寻求契机的想望,而得到不同的感受。秉持着追求梦想与人生的快乐,他们愿意在这个这动盪的世界,给自己一个勇闯的机会。
导演、製片|陈荣灿
製片|李秀湖
製片|陈佩仪
製片|吴洋洋
赌权开放,为澳门带来大量财富及社会问题。在不公义与价值观扭曲的环境下,普遍对政治冷感的青年选择默不作声。三位青年苏嘉濠、周庭希及杨晚亭在参选立法会选举落败后,走上街头政治的道路。然而,燃烧青春的背后,却是承受大量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压力。在抗争背后,市民对于他们的定义,到底是英雄还是闹事者?将会在三年后的选举验收。
导演|纪岳君
导演|萧立峻
製片|蔡崇隆
导演像侦探般介入调查,拍摄一桩十八年前的掳人灭尸案,在拍摄过程中发掘真相,但后来才知道真相却是伪造的。
导演|马珊珊
这个主题可以反映两个层面的东西:
一、这位私家侦探个人的情感故事,他为什麽选择这个职业?他一生经历什麽样的爱情故事?他具体怎样展开调查?他的爱情观是什麽?
二、通过这位私家侦探的个人故事可侧面反映出现代中国的现状,中国人的婚恋、爱情观、华人社会的小三文化。(谁有小三?他们会去哪儿?他们如何不让原配发现?)
导演|王文明
製片|王一飞
住在河流源头与尽头的两户人家,原本的生活快乐而满足,但随着气候变化、冰川水减少,山上涌动的羊群昭示着草原生态不堪重负。沙漠的壮美隐匿着荒漠化的危机。几年后,担心的恶果相继出现,他们会遭遇更严苛的生存挑战吗?
导演|杨明森
製片|张明仁
西元1990年中期到西元2000年,台湾棒球界接连爆发的丑闻,严重打击棒球风潮。当这些负面新闻逐渐平息后,随着台湾球员站上大联盟的舞台,众人焦点开始转移。本片透过台湾旅外、本土球员的访谈,以及官方、球迷等人的观点来呈现台湾棒球的故事以及地位。我们将会深入记录球队的训练过程,以及球员的生活,藉此见证棒球在台湾不仅仅只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导演、製片|温泽仁
从小被看作是男子气的「她」,经过许多迷茫后,终于发现自己的内在真我性别:原来是「她」包着「他」。
不过一边正为发现自我而高兴的「他」,另一边却又要面对属于「她」也属于「他」的身体和过去,还有数不清的人、事、关係……
究竟阴阳之间与之外如何存在更多可能?
导演|张楠
製片|张勇
这个故事并不仅是关于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孩如何掌握天赋才华来打一场保卫个人尊严的战争,也是关于一个女性如何通过必然的生命经验完成自我觉醒,实践自我理想与使命的故事。
导演|姜娟
导演|郑逸豪
三个来自不同职业背景的年轻人,兼职地创办了首届中国民间女性影展。外行的他们独闢蹊径获取国际电影资源,多方联繫各类影展策展人取经,自掏腰包接济女影。影展儘管差错百出却粗粝得动人,然而这背后三人的关係却变得微妙起来,与他们同行的影展又将何去何从?
导演|费牖明、刘硕
本片将视线锁定中国激变时代的互联网。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孩,忽然间登上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数以亿计的人在谈论她。女孩将自己25岁之后的剩馀人生交由线民安排。她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替人完成各种心愿。事件突破网路,各国媒体也加入追踪。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人在操纵事件的始终,他就是本片主人公立二。影片将逐一呈现立二如何透过互联网製造多起轰动性的网路事件,又如何借力人们的欲望挑起民众狂欢。而在狂欢之后,留下的是什麽?进化,还是倒退?
导演|黄胤毓
製片|山上彻二郎
八重山台湾人经历殖民地台湾、二战终结、美军统治冲绳时期、1972年日本本土回归,经历从无国籍的三十年到全体改名归化日本,他们在琉球历史上曾经有个名字:无国籍者。这是一段横跨八十年,在海与岛之间的民族移动史。
导演|Lola LIU
製片|Wolfgang BERGMANN
过去十年,陈思曾经阻止超过200个人从南京长江大桥跳河自杀。陈思透过与自杀者的相处,了解他们选择以自杀作为结束生命的原因。本片探讨每个自杀者不同的生活背景,不论是城市或乡村,驱使他们结束生命的最根本因素,来自于中国社会快速变迁。透过不同的个人故事与稀罕且幽微的影像,深入中国的内在秘密……
导演、製片|苏青
导演|米娜
製片|郭晓东
这是一所盲聋哑学校几个孩子的故事:曹寒子,青春期的她有无数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张丹彤,从小学习豫剧,她希望通过电视选秀节目改变自己的命运;李聪,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奶奶不承认她这个残疾人孙女的现实;王逸文,希望自导自演一场义大利歌剧。他们的希望能实现吗?
导演|潘志琪
中国正经历一场从农耕到工业的转型,城市化进程正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来到城市生存。影片通过苏老爷子,亚宁和国强夫妇,飘浮焦虑的城市生活、以及他们内心深处迷惘惆怅的故土情节,呈现城市化进程中个体的生活景象和生存境遇。
导演|胡斯翰
製片|宋轩麟
这是关于上海和香港一个世纪裁缝手艺兴衰的故事,也是一段我在最坏的年代里重新认识一班亲人,也重新面对自己的经历。一间家庭式小裁缝店原来藏着人生最宝贵的课堂,也留存了几代中国人面对去留抉择的脚印。一切就由1995年我18岁时发现两张五十年代裁缝店老单张开始......
导演、製片|廖忆玲
导演|朱柏颖
李元佳,出生于二战穷困的中国农村。战争遗孤的他随国民党撤台,为摆脱战后亚洲封建的社会,无家庭牵挂的他远赴西方拥抱创作自由,行踪成谜,开启处处为家的创作人生。最终落脚英国农村,亲手建造属于大众的美术馆,同时亦是他的家。李元佳去世二十年来,好友尼克·索伊尔遵守遗嘱守护作品,直到垂垂老矣。如今美术馆面临税务压力被迫拍卖的命运……
导演|周宇
製片|孙尨
本片讲述探险家杨勇的民间科考队,考察青藏高原冰川的两个月里发生的故事。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因此产生的矛盾、冲突与危机。影片也将展示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的冰川现状。
导演|商明
製片|曾鑫
为了吃到安全的食物,张女士从一名上层社会的外交官变成了最底层的农民。13 年来,她结合中国的传统智慧,探索出可持续的有机农耕方法。虽然代价超乎想像,但一直坚守信念,以个人的努力反抗社会主流观念,她到底能走多远?
导演|苏哲贤
监製|于思茗
中国一批自世纪初被西方文化强烈侵袭的摇滚青年,已经步入 壮年。他们在艺术和生存的老问题中,挣扎地活着。有了音乐 的载体,他们对于人生、感情、神话的思考更多,探寻更深。 本片将呈现三个有代表性摇滚乐人的梦想、人生思索,与想要 实现的乌托邦。
导演|吴建新
製片|徐颖洁
西方有一句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个法 治常识,在中国却只是一则童话。此时此刻,中国式的拆迁悲剧仍在不断上演。
影片中,几位普通市民的家被政府强拆,这只是一起「稀松平 常」的拆迁事件:没有自焚、没有以暴制暴、没有群体性对抗。 但是面对强权,他们却喊出了一个有力的口号:「拿起法律的武器,帮助政府纠正错误。」这是拆迁户与政府、开发商的蚁 象之争,更是萌芽的公民意识与根深蒂固的蚁民心态的博弈。
2007 年,南宁市政府以旧城改造为名拆迁老城区。多数街坊认定「斗不过政府」,陆续签约搬离,只有阿智、辣椒仔、红姐、 阿梅等少数人家艰难抗拆维权。
2011 年,资深维权人士高佬出现。在阿智家门前大榕树下,高佬给拆迁户耐心「普法」。认清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民地位后, 阿智等人的维权主张也产生质的变化:从争执赔偿多与少的合理性,转向质问拆迁项目的合法性。2013 年,法院下达裁决书, 辣椒仔、红姐等人家被逐个强拆。面对不可逆转的强拆进程, 高佬协助阿智等人从北京聘请了着名的拆迁维权律师,准备与政府对簿公堂......。
导演|解修远
十年前张高平叔侄俩,一个事业正在起步,一个准备结婚,两 人却因为一个小小的善举蒙冤入狱。如今,奇冤昭雪的叔侄俩回到变得有点陌生的家乡,当一批又一批的记者走了之后,叔侄俩还能回到十年前的人生轨道上去吗?
导演|蔡宇轩
製片|卢晓筠
反核青年回到被核电厂包围的家乡,近距离观察引起高度争议 的反核前辈—黑黠仔船长。试图从他带领少数居民组织反核行动的现在式和他历经船长、走私大户和地方角头等带有传奇色彩的过去式中,寻找关于反核的真相。
导演|丁一
导演|史杰鹏
2006 年我随母亲来到她阔别近 30 年的故地北大荒。1949 年出 生的母亲和 1978 年出生的我曾怀有类似的热血理想,最终都面对巨变而感到挫败,北大荒如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发生着剧烈 的变革,而母亲当年的学生们却意外成为这场变革的牺牲品。经济改革后,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所衍生的紧张感,最终引发 了一场命案。
导演|李立劭
泰缅游击队,1961 年以国雷演习的名义撤退回台湾,被发放在贫瘠的高屏交界之处垦荒,透过当年的幼童兵回忆,这段排除在国家记忆外的历史逐渐被揭开,但老兵们却逐渐凋零在这南方的小角落。
导演|傅榆
製片|贺照缇
讲述一位自中国大陆到台湾求学的女生蔡博艺,如何冲破国家带给她的外在束缚与内在自我审查,追求真正自由的故事。从 小成长在言论受到压抑的地方,嚮往着完全的自由。在台湾,她享受到反对政府的权利,但来自祖国大陆与小岛的双重压力, 让她只能游走在危险边缘,聪明的她只能想个完美的藉口。
导演|卢干文
製片|吴芷莹
《朱古力城》是非裔小商人聚居广州地的暱称,讲述非裔人士非法在中国居留造成的社会压力及各种问题。剖析中国人对此的感受及非裔人士冒险留在广州的黄金梦,呈现双方生活的苦涩与甘甜,以及如何採包容及开放的态度来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
导演|张贊波
湖南湘西的一个普通而平静的村镇,一条正在修建中的高速公路即将穿过这里,许多以修路为业的外地人大量涌入。在三年 多的时间里,为了生活他们付出血汗代价,同时也使当地的村庄和百姓面临改变的命运。
导演|梁迈
製片|戴年文
本片以正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为主角。从他们面对生命、死亡、情感、社会等议题,从他们的骚动与迷惘,选择与判断之中,反映出他们各自的性格、内在的矛盾与分裂,以及青春的优雅与残酷。
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是可以杀人的!影片记录了青少年不断动盪的情绪,剥掉他们模式化人格的伪装,精准击中每个人心中 挥之不去的孤独感。
导演|Nicola CONTINI
製片|Alessandro CARROLI
Emilia 与 Angiolo 这对夫妇决定採取与千万中国移工涌向义大利的相反路径,他们选择移民中国以挽救位于托斯卡尼破产的家 族事业。相较于他们的子女,移居远东八年、年近古稀的夫妇面临一个抉择:他们应该在哪里安身立命?
导演|谢明洋
製片|金基镇
《醃製》透过一整季种植、收割、製作酸菜的过程,观察台湾农业对个人的影响,本片透过深入描绘这个产业週边的生活故 事,展现一个逐渐消失的生活方式与景观,当这种游牧作物遭遇更严苛的农地法规,对于从事这个产业的个人,未来的不确 定性更加显而易见。
导演、製片|蔡一峰
志明父亲拥有的渔船被外国扣押没收,顿时全家经济陷入困境。志明父亲迫于无奈,只得提前退休,回家做代工和照顾孙子。 志明想亲手做一艘模型渔船送给父亲做为安慰;而一心想从事渔业的弟弟志茂,因家中渔船遭扣押,返乡展开瞭解事件原委。 在探访许多船长后,他才了解到渔船被劫掠事件,小琉球渔民几乎都曾遭遇过,这在琉球话叫做「牵去」。造价动辄台币上千万元以上的渔船一旦被扣押,就血本无归,有的船长再拼就有机会赚回失去的船,但对志明的父亲而言,曾经拥有一艘船 这件事,似乎只能沉淀在记忆裏......。
导演|陈婉真
父亲离开后,留下庞大的遗物。如碎片的物品,承载许多他的生命故事。每丢掉一个碎片,与他相连的记忆也少了一些。恐 惧遗忘这些记忆,女儿拿起了摄影机,试图从物品、文件以及 许多认识父亲的人口中,与逝去的父亲对话。
导演|罗恩惠
拍摄顾问|叶汉明
香港 1967 年的暴动,被视为香港历史的分水岭。然而,涉事的三方(中国、英国、香港)却对此事讳莫如深,都不愿意旧事 重提。最可怕的在于各方都不愿好好总结经验教训,使导致暴动的各种政治压力,现在正在明显地积聚起来。前车可鑑,今 日的香港还能再迴避历史问题吗?
导演|侯祖辛
製片|刘斌
六十岁,第一代摇滚侯牧人,曾因脑梗一度失语,摇滚却从未离开。四十岁,痛仰乐队主唱高虎,功成名就带新专辑踏上回 家路。二十岁,中国好声音冠军梁博顶着压力,沉寂中筹备首张专辑。摇滚给他们方向和力量,无关岁月。
导演|陈志汉
製片|吴郁玟
身为解剖学教授,当自己的至亲生病想要捐出身体给医学院时,支持或不支持是最艰难的决定。在这个学期的解剖课中,我们 将深入探讨被解剖的尸体家属、老师、学生们,在过程中他们如何面对死亡以及身体所有权的冲击。
导演|康世伟
製片|王鑫
主人公藏族喇嘛索南达吉从小热爱诗歌写作,他常幻想自己是仓央嘉措的转世,想出版自己的诗集。弟弟去世,被出版社拒绝等事情接踵而至,当信仰无法给他足够的归属感,浑身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喇嘛诗人,是否能有智慧超越自卑,在诗歌的世界找到自己的灵魂?
导演│许慧晶
製片│钱伟荣
张海甲因计划生育政策,一出生就被父母送人。他成年后在城市奋斗多年却一无所获。四年前一段失败的婚姻,四个父母对他都很失望。海甲觉得自己很缺爱,用主持婚礼来寻找和感受爱。他还写诗,学习成功学,研究佛学,他嚮往一个万物和谐充满爱的世界。但在现实中他却与社会格格不入,被排斥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两年后一个带着小孩的女人进入了他的生活,怀上了他的孩子,但双方父母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婚礼主持的工作也进入困境。
导演、製片│吴皓
电影讲述中国最着名的明星学府之一――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班排演百老汇音乐剧《名扬四海》的故事。这是中国首次和百老汇正式合作。影片着重跟踪不同家庭背景和性格迥异的两位学生;在八个月的排演过程中他们在舞臺上阐释美国的成名故事,同时也在臺下各自摸索着自己的成长和成名之路。
导演│曾茜
在北京鸟巢以北三公里,有一个超过三万人的河南村——「废城」,人们靠收售废品为生,这里有人捡破烂,有人开宝马(BMW)。有学校,有饭店,有阶层,形成一个完整孤立的社会。十岁的汪琴姐妹在这里出生长大,老刘一家在这里收售废旧木头。2012 年,废城面临拆迁。汪琴姐妹将被送回河南老家上学,老刘在奔走寻找新的家园。
导演│阳建军
生命教练原全游戏人生的种种生活,包括攀岩、跑酷、武术、街头拳击、探险,以及这些游戏背后的人生哲学。他的公益行动,如糖果计画、圣诞老人计画、展翅计画和海星计画。他供养一个怀揣作家梦的乞丐,试图把他培养成又一个生命教练,让他过上自食其力的、有尊严的生活。
导演│赵青
年轻时事业上卓有成绩的味芳,无意中等待了树锋十几年。这对老人的姻缘阴差阳错,命运使然。八年前患了阿兹海默症的味芳不认识其他人,只认树锋;她缺失了以往的很多记忆,却明白树锋是要和她走完一辈子的人。对他们来说,无论对方明白、糊涂,记忆留存、消失,都不可能磨砺掉内心深处的那份爱。如今,已八十六岁的树锋,不得不考虑为味芳寻找一家合适的养老院…
导演│林伟东
製片│叶伟平
在明爱社工何姑娘的热心上门拜访下,邓氏一家和邻里间关于香港天台屋新移民的故事在她的游走间细数开来。身为基层的他们都为香港建设而服务社会,面对房屋租金高的香港,他们只好住在廉便狭窄的十三街天台屋里。老邓夫妇终于等到申请多年的机会入住公屋二人单位,但艰辛团聚的大家庭再一次分散,其子阿宝无奈仍住在天台屋,面临拆迁。
导演│谌静莲
製片│廖克发
《爆走厨房》是一个小小不起眼,却提供心之归宿的小厨房。家豪、小鬼和虾米曾经是古惑仔,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历经女友被乱棒打死、多次进出少年监狱、看着家人为自己日夜哭泣,他们决心要改变自己,选择在「蓝色马克」餐厅重新开始。未来有许多考验,他们要面对过去的诱惑、家人的不谅解与独立生活的经济压力,他们能够成功改变自己吗?
导演│卢彦中
製片│张镇滢
故事说的,是一名传统市场的醃笋工,是被美术馆典藏的「自画像画家」。她,名叫柳依兰。
好比「台湾旧时代女性」的样本。柳依兰失亲贫困,自小劳动,早早嫁为人妻,养儿育女,探索、成就自己。但这不是励志故事!
这是一段神祕的自画像旅程。我们将看到一次又一次,她把自己摆在镜子前,在灵与肉身之间摆盪。身体,就是战场…
导演│杜海
故事发生在中国天津,主角尧瀚(十岁)庆健(十岁),德琦(七岁),都在同一家音乐学校学习摇滚乐。
尧瀚是中国最着名的儿童摇滚乐队「九拍小子」乐队的主唱。尧瀚的爸爸毕业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担任男声独唱演员,因此对尧瀚学习摇滚乐非常支持。庆健也是九拍小子乐队的成员,他担任鼓手。庆健同时也是学校合唱团的主力团员。他的爸爸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庆健爸爸最大的理想就是把庆健培养成世界一流的摇滚乐手。
德琦已经在这所学校学习了半年爵士鼓和吉他,週末德琦爸爸通常陪伴她学习十个小时的爵士鼓。她现在正为了近期前往义大利参加人生第一次音乐比赛认真训练中。
导演│解修远
顾阿婆十几岁的时候,一次母亲病危,她用剪刀剪下手臂的一块肉,放在药罐里做药引,治好了母亲的病。如今顾阿婆102岁了,住在上海的敬老院里,唯一的女儿却远在苏州,一年到头也来不了两回,看着别的老妈妈床前亲人来来往往,顾阿婆很鬱闷。
顾阿婆年轻时还曾从日本人的刺刀下救过人,做过社区干部,现在为了让别人关注到她,于是整天嚷嚷着打抱不平,同屋的陈妈妈是她的小弟,而103 岁的曹阿婆却成了她常常攻击的物件…
导演│黄惠侦
这是一个关于我母亲的故事。她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村社会与年代,但却是个很不传统的女性。她是担任牵亡阵红头法师的女同志,兴趣是抽烟、打牌,还有收集槟榔盒上的清凉美女图。
七岁那年的我发现妈妈爱的是女人,现在妹妹七岁的女儿问我:「阿姨,阿嬷係查埔还是查某ㄟ?」
这个答案很长,于是我只好拍一部片来回答她。
註:台湾民间俗信人死后化为鬼魂,生前为善的灵魂将被迎接到西方极乐世界,而作恶多端者将坠落地狱接受审判。牵亡歌阵是属于「歌舞小戏」的丧葬阵头,演出目的是要藉由神明带领死者亡魂通过阴司地府,前往西方的极乐世界。红头法师则是演出中担任执法器召唤神明引路的角色。
导演、製片│王晖
製片│张峻
继续以往纪录片没有讲完的故事――搬迁后的新生活,《最后的收割》带我们经历一段不寻常的人生旅程:一对年逾花甲的中国农民夫妇因具有争议性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而背井离乡重建家园。本片详细深入地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城市化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普遍面对的问题。
导演│吴淑美
製片│王秋萍
本片的内容主要为记录一个十一岁来自中国河南郑州的智能及情绪障碍的特殊孩子——晨晨,离家三千里到位于台湾新竹市的一个国中融合实验班上学,影片中可看到晨晨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学习的情形并比较两个环境对待学生的态度,以晨晨的角度述说他在台湾的生活与学习的情形,并从中瞭解「不同」孩子间的互动、矛盾与冲突,及融合在一起的过程。
导演│汪哲
2012 年、浙江省开化县姜家村、九位老人、决定修建一座姜氏宗祠。老人们请来了外村的汪姓老木匠、指导做活。于是十个老人结伴上山砍下最粗的树木做屋樑、十个老人扛着大木头下了山。
他们是孩子的爷爷或者外公、孩子的爹妈都在城市打工、只有年末会回家过年。祠堂修建时停时续、因为田里有春夏秋冬的农活要忙、每忙完一阵子、他们就会继续修建。
导演│韩轶
一名双目失明的男子决定一个人环游世界。从小受尽歧视,他发现只有在旅行中他能找到快乐和自信。他跟自己承诺了每年必须要走三到六个国家,可是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他的梦想违背了家人的意愿。家里除了女儿的生活费和学费需要他负担外,弟弟的学费和家里的债务,都需要他来承受。而今年家里的老房子因为附近的非法挖煤开始下沉,搬迁迫在眉睫。钱从哪里来?他将选择忽略家人的需求?或是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导演│陈焱
1978 年以前他们是农民工人和士兵,今天他们是世界闻名的电影导演,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锋骨干。这个真实故事是有关中国电影第五代人的亲身经历:我们成长的文化大革命年代,我们的四年大学生活以及我同学们——中国第五代电影人这些年来拍电影的真实故事。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的变化和进步。
导演│苏钰婷
杨三二决心盖一栋全卡榫木屋子,八年来,近十四万美金的存款都变成了一条条的木料。家人从冷漠到参与,从疑惑不解到伸出援手。他真的能寻着古法,完成这栋两层楼的古法木建筑吗?
导演│余迅
製片│Daniel CROSS
伫立街头面对都市重建,寇叔受到有着大好前景的搬迁提议所吸引,同时却又不愿放弃他原本在邻里的生活。面临着年老与陷入困境的儿子,寇叔挣扎着试图保留他仅存的一点快乐与尊严。
导演│黎小锋
导演│贾恺
目前,「红歌」復兴,「红色文化」在中国大陆风起云涌……。而从1998 年开始周游中国,宣传雷锋,一心要创办共产国际大学的老刘,则是大声喧哗中一个泛着幽默色彩的音符……。
老刘是唐吉柯德,十三年饥肠辘辘宣传雷锋;老刘是烈火金刚,关进精神病院还不捨信仰;老刘是精神探测器,是流动媒体,是掉进音箱里的一隻豚鼠;老刘是疯子的知音,城管的扫荡对象,被穷人接济的大人物……老刘永远都生活在昨天。他走遍全国寻找同道,筹建山寨版的共产国际大学,要解决一万个年轻人的信仰教育问题……。
这是一部关于命运、信仰与教育的悲喜剧。2007 年3 月开拍,採取长期关注、定点跟踪的方式,在时间之流中体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变迁。
导演│Isabelle MAYOR
製片│Jan VASAK
在香港,每一平方公尺的土地都得彻底利用。白日熙来攘往的街道,夜间变身为购物中心。油麻地的巷道一封街,成了蔬果批发市场。清晨五点的中环,数千名快递员忙着分发每日配送到家的报纸。空间自我回收再利用。美丽都大厦有如一座节能的垂直都市,纺织工厂与旅馆、网咖、公寓、餐厅共存。人们在同一个屋簷下生活、工作、交易。
象徵香港精神的工匠和街头工作者,以名为「路边摊」的小型特殊商场,将纵横全城的数千条街道转化成社交场域。我们将跟随鞋匠、防水布摊贩和家庭主妇,深入他们的居所。我们将採访他们的家人,瞭解每天置身这种紧密生活的感受。
卖雨伞的何先生,已经在同一条街工作了50 年,而年轻的瑞奇,才刚在两栋摩天大楼间的夹缝开了一间麵摊。这些小型创业者以原创、脱俗的方式,紧紧抓住每一个角落,充分利用这座城市的稠密。香港,每一平方公尺的土地都不能浪费。
导演│黄建亮
这是一个抗拒正规学校教育体制,让孩子在家自学的家庭成长故事。
目前我们的教育大都在学校进行,虽是以传道授业为内容,却以考试、升学为目标,近年来更因为教育改革政策的反复,让学子与教师们惶惶不知所措。但在根深蒂固的望子女成龙凤观念下,有多少人胆敢挑战整体社会制度。
适性自学虽然可以弥补了制式教育体制僵化迟滞的部份,然而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在团队中与同侪互动与沟通的社交能力,也是明显缺失;相关法律制度有待建立;教育学习的内容与进度之订定,自宅学习中许多不为外人道的苦与乐,是本纪录片主要探索的内涵。
导演│王文明
导演│王一飞
何芳菲与家人即将失去校园和家园,而被迫沦为民勤又一批背井离乡的「生态难民」,生活在土地沙化、水源枯竭之地的孩子们的生存道路也极其艰难,他们的身上,背负着父辈的希望和家庭的未来,即使对于未来憧憬无限,也无法掩饰内心深处对沙漠化的恐惧,从出生到现在,他们就一直感受着生态恶化带给他们几代人的刻骨铭心的创痛!
导演│管盛盛
製片│Alexis MESTRE
这个大纲的设想为,90 分钟的影片在时间上呈现的是太阳村的一天,这一天中的17 个不同的片断,组成了常规的太阳村生活场景。也暗示出这里的每一个孩子是如何成长的历程。(虽然这17 个片断都是设想的,但是这个设想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对太阳村实际的观察和瞭解后,制定的拍摄,是有很强的操作性的。)影片用一种成长的常态去剖析这份不为人知的、晦涩的关爱。
导演│王淼
这是一段关于一位美国私立高中招生人员及三名前往美国念书的中国留学生的旅程。透过这三名留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位于太平洋两端的文化及教育差异。这些学生放弃了在中国考大学的机会起程前往美国,当他们降落在美国缅因州后,他们的希望和梦想将如何展开?
导演│洪雅纯
导演│谢佩芳
这是一部重回电视节目拍摄现场观察花屿岛民真实生活的影片,探讨当时担任製作单位的我们以节目拍摄的方式主动介入学童学习与生活,提供相机并与校方设计一系列摄影课程、邀请路透社平面摄影记者担任老师,期望透过相机在短时间内看到小朋友眼中的世界,但萤光幕上呈现的花屿真的是小朋友的想法与观点吗?我们离开后岛上真实生活是什麽?
导演、製片│贺照缇
曾经当过小流氓的社工员小胖,想要帮助曾经触法的原住民少年犯,脱离他们现在的生活。
少年们从高中休学之后,就不想继续唸书,也没有工作。小胖介绍少年去葬仪社工作,从最基层的洗刷大体学起。也有的少年去了民宿工作。
少年们的家境都十分贫困,他们急切的想要赚更多的钱,混帮派和偷窃显然是最快的方法。小胖也急切的想把少年从过去的人际网络中拔出来,但并不容易。小胖会成功吗?一个身处边缘的年轻生命,要经历多少辛苦,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导演、製片│何泱
製片│谢骏毅
《养奢》阐述现代中国的家庭生活。王是来自中国农村的貂皮业者,辛苦地维持着生意以及因为独子自杀而破碎的家庭。本片记录王的家庭,以及他与家人们在儿子离开之后努力过活的情况。
导演│龙淼渊
製片│锺秋梦
14 岁的童(深圳)和13 岁的东(香港)都被业界寄望超过丁俊晖,傅家俊等檯球精英。童父母大胆一搏,让童辍学,跟随中国檯球教父伍文忠。东却不能放弃学业,因为在香港这是违法行为。中青赛即将开始,童和东如何应战?这是一个观察式影片,老少咸宜的题材。希望在大银幕呈现一部从容又饱含内容的电影,像一场好看的斯诺克比赛
导演│顾仁权
製片│Rene SEEGERS
1958 年至1962 年,中国爆发惊世大饥荒,当年惨烈灾情以及毛时代的世态万象,至今鲜为人知。本片努力揭示真相,用事实说明毛泽东的大跃进政策,如何将中国农村变成了人间地狱。
导演│王国庆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当代青年情感、婚姻与生存状态的影片。当今中国,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等一系列改革的失败所带来的压力,直接而有力地落到了人们身上,使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青年,处于极尴尬的境地。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买不起房,甚至谈不起恋爱,在婚姻的门槛面前,更是望而生畏……,都说青年是社会的希望,此境遇下的中国青年,能支撑起动盪不安的中国未来吗?
导演│章大中
製片│蔡心琦
这是个截肢的超级马拉松冠军重新站起来的故事;在身体和心理上;2008 年,台湾超级马拉松跑者邱淑容,在法国完成18天1,150 公里的比赛后,因为细菌感染双腿截肢;三年来她努力復健,重新开始上班,并且骑着三轮脚踏车,完成全程马拉松;邱淑容的先生是她的启蒙教练,截肢之后,她先生对于鼓励她
开始跑步深深自责;邱淑容则认为截肢是她自己的错误,破坏了整个家庭规律的生活;为了弥补各自的错误,三年来他们形影不离地互相陪伴;随着邱淑容逐渐能够独立行动,重新回到和跑友运动聊天的生活,他们两人对于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导演│卢干文
製片│Jean-Philippe URY-PETESCH
卢干文结合他身为科技游牧者、纪录片工作者以及老师的工作经验,将其运用在传统三轮车(tuk tuk)上进行行动电影及活动式的培训工作坊。他採用独特的中国电影拍摄手法,前往开发中国家激励与训练当地的年轻人拍电影。他认为,这是一种可以帮助这些生活困顿的年轻人的「心灵疗癒课程」。晚上,他的三轮车会是一个可以进行文化交流或是带给大家娱乐的露天电影院;白天,则是带领当地的居民拍摄具香港风格的动作片、低成本科幻片或是记录他们与当地青少年及孩童互动的训练中心。
进行这个计画的理由很单纯,因为儿童们长期生活在遭受困苦的环境中,并且毫无激发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是求进步的动力。除了单纯拍摄纪录片之外,他们也自创了一种娱乐方式-运用香港特有的游击拍摄模式训练这些孩子让他们成为会说故事的人。
导演、製片│Rosie DRANSFELD
製片│Fran YANOR、庄芳芳
渔船船长苗红巨,第一手经验到科学家们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的警告-世界的海洋正在枯竭。在中国,渔业的危机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来得明显。快速的工业化与人口过剩耗竭了周围的海洋。本片以纪实的观点镜头来说这个故事,近距离一窥个人在全球灾难当中挣扎生存的努力。
导演│吴汰紝
製片│李孟津
可有看过小小孩在托儿所前不肯放掉母亲的手,哭得死去活来的戏剧画面?职场、住家、学校的空间分化,代表着生活场域的切割,因此的隔阂与陌生,让送小孩上学和送孩子去当兵,似乎有着相同「生死未卜」的无力。
一位平凡的职业妇女汪慧瑜,异想天开,想要「带孩子,上班去!」,从向职场争取到深入法规,她发现这个社会对「母亲带小孩」这个重要的种族延续日常活动,不友善与缺乏瞭解的现实。「待在家里」,或者冷血的去到职场忘却小孩在托儿所。
为了完成这个「异想」,她开启的这个越前进越多残酷浮现的冒险,让她必须摇身一变,成为学校创办人、涉入友善企业的推动、甚至积极促成纪录片的拍摄,积极发声。为母则强,从一个妈妈为了完成单纯心愿而开启的旅程,从数个友善企业要「友善」设立员工子女托儿所经历的困难,我们是否会更清楚的看见,多少政府和社会漠视的环节默默帮助了「少—子—化」?
导演│马占冬
製片│孙晓筠
2005 年李丝美带着子女在收割她的最后一季鸦片。自佤邦全面禁种后,在这个外界称为「金三角」的地方种植鸦片超过百年的人们,必须面对更残酷的生存考验。与李丝美不同,陈婆婆是少女时代来到佤邦的中国人,靠收售鸦片为生,没有身份的她再也没回过故乡。这是几代人失去身份与国家的民族,在罪恶中被世界遗忘。
三年禁种缓冲期过后,李家的女儿留下一个未婚生育的女儿去官家做僕人了,二儿子吸毒入狱,小儿子长大也开始吸食毒品,除此李家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
2009 年缅政府对果敢的枪声,使佤邦地区紧张起来,渴望得到中国政府态度的的佤邦也只能靠民族武装捍卫自己的生存空间。命运一片茫然。做出「全面毒品」的国际承诺的佤邦在得不到国际社会有力支援的今天,面临新的人道主义危机与现实困境。
导演│李雅玲
一个有妥瑞症的导演,与一群来自不同年龄与社会位置的妥瑞患者与家人,他们的生命经验互相重叠又多样,他们聚在一起,决定在不靠药物的状况下,替自己找寻另一个出口。
导演│森本理沙
製片│森本理沙、李嘉雯
这是第一部追溯中国近代网路发展史的影片,探讨现代中国社会複杂与微妙的适应全球数位化的过程。儘管受到世界最严格的审查制度与封锁,中国网民依然能透过网路推动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巨幅变化;即使政府对网路社会运动上的打压策略已经超乎多数媒体专家的想像及预料,但虚拟空间里的中国社会改造进程依然是沛然莫之能御。
导演│王杨
一座旧工业城的回忆,伴随着中国60 年的历程缓缓展开。这是对青春理想的缅怀、是对政治运动的记忆、是家庭恩仇的精彩故事汇总。同样也是中国的个体在时代前景的一次显影,并且通过自我的故事触达心灵。仇恨、宽恕、懦弱和斗争。自我救赎在大历史的烟尘下隐隐发光,而面对精神的创痛,人们是否有机会取得一种胜利?
导演│杜海滨
製片│蒋显斌
什麽是爱国主义,什麽是国家,为什麽要爱她?在民间,民族主义常表现为强烈的排外情绪,有人把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等同于反西方,尤其是反美。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或是爱国主义,表现出来的特徵是粗鄙、盲目和虚伪性。本片试图以中国山西平遥的一些90 后年轻人的实际行为为出发点,讨论爱国主义的概念、历史、发展、意义,以及爱国主义在现今中国的呈现与内涵;进而探求爱国主义对于今天大众心理的真正意义。
导演│陈富
製片│于家峻、金瑞
缅甸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度之一,肆虐的毒品与连绵的战争是它贫穷的根源。果敢为缅甸境内的华人自治区,14 岁的少女杨梅清和同伴徘徊在边境线上。在她14 岁的生命里,贫穷和疾病一直困扰着她的家乡;突如其来的战火和难民潮,更让她失去了工作。她想偷渡出国,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但她将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她身后的家乡会是什麽样子?自己的未来又会是什麽样子呢?
导 演│史祖德、霍宁
製 片│史祖德
中国河南安阳,2008 年冬,一群考古工作者正默默的开始抢救一座东汉大墓,考古队的领队潘伟斌深信这里应该就是大家寻找多年的曹操墓!一直到隔年冬初,这座砖造东汉大墓的门终于被打开,终于证明这就是曹操的最终所在! 2010 年这座大墓入选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却又引来许多学者反对的声浪!
导演│李军虎
两个来自农村从事按摩洗脚的女孩小菊和苗苗,到城市打工相遇在一个洗脚店里,日后成了相依为命的姐妹。这是一个农村青年在城市实现自身价值的故事。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之中,他们不再希望像父母一样受苦受累,他们想透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他们咬牙坚持着,为了心中那美好的梦想。
导演│蔡崇隆、萧立峻
製片│纪岳君
当国际品牌苹果iPhone 与宏达电等人性化手机大发利市,位于中国与台湾的台商工厂却相继传出裁员、罢工、工人连续跳楼等不幸事件,难道这只是高科技版的血汗工厂吗?还是另有其他複杂难解的因素。本片沿着高科技产业的世界代工图谱前进,逐步揭露一个弔诡的历史过程:这些越来越有人味的智慧型手机价值,是如何凌驾那些越来越像机器的手机工人,与自以为主宰的手机消费者。
导演│叶云
影片以北京一所私立小学和湖南深山一所小学为拍摄对象,向这些同龄、却出生背景悬殊的两群孩子,抛出10 个同样的问题。通过这些提问与回答,串联起这两群孩子既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生活。导演更进而让两群孩子观赏拍摄素材,让他们了解彼此的家庭环境、亲情故事、苦恼与梦想。儿童天真面容与言语的背后,呈现了中国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
导演│章大中
製片│沉如云
以八八水灾为经,全球暖化为纬,藉由南台湾一个山中国小的故事,陈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全人类遭逢的危机与应变;颱风、洪水一直都是台湾小岛的常态,大水造成的灾难在全球四处可见;历经灾难之后习得的顺应之道,才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导演│黎小锋、贾恺
本片跟拍出身贫寒的学子小靳,被父亲老靳送上高考、上大学、找工作的战车,毕业后又进入事故频出的富士康寻求生涯发展的过程,试图探寻,一个穷人的孩子,在一个社会晋升阶梯发生断裂的时代,能否超越「出身」,通过教育改变「蚁族」的身份和地位?
导演│陈惠美
製片│庄济寰
刺青,即以针将墨刺入皮肤,製作出图案或文字的行为。深究台湾本土刺青的历史脉络,我们在原住民文化中找到痕迹,这是一条重要的血脉,一个现代与过往的对话。回到现代,台湾两位刺青大师靠着自己的力量,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这是属于台湾人的认同与骄傲。
导演│沉可尚、卢元奇
製片│洪廷仪
在台湾,婚纱文化的兴盛已经不是新闻,这个庞大的婚庆消费市场每年约有105 亿以上的产值,而转移去中国大陆后更是惊人。婚纱照是情感的显影,华人社会特有的文化礼俗及真性情都无一遗漏地被记录在婚纱照之中,它让所有人相信,它是一个能用金钱交换具像幸福的造梦工厂。讽刺的是,当一个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的造梦过程可以反复地被套用,有完整的服务及生产线,并深入生活之所需时,那些王子公主从此过着幸福人生的美梦,却愈来愈快醒来,愈来愈少被长长久久地实现,那些传统的华人家族观念也逐渐被挑战……
导 演│李靖惠
製 片│陈俊志
这是一部关于生命、梦想与爱的纪录片,历经十三年长期创作,深入安养院拍摄老人与外籍看护工。在安养院这个独特的空间,当老人遇上外籍看护工,他们彼此会激盪出什麽涟漪?产生什麽冲突与动人的故事呢?影片刻划老人与移工从陌生乃至成为生命共同体的转变,爱情与亲情的滋味堆叠汇聚在思念的空间冉冉昇起。这群女性移工担负家庭生计与儿女教育的重责,在失去自由的劳动空间追寻她们的梦想,而乡愁与流动的情慾只能在社会的底层寄生……
导演│郭珍弟、柯能源
製片│黄茂昌
台湾鲔鱼捕获量在全球仅次于日本,两千吨的船隻在太平洋追逐财富,完全仰赖鱼捞长的经验。三年才返家一次,与鱼群和岛国女孩相处的时间比家人还多。年逾七十的志伯在最后一趟航程后,就要退休,将船交给长子。然而,地球暖化与保育团体的规范让捕鱼日益困难,他能顺利返乡吗?
导演│何颖贤
製片│翁子光
角本是圆。怀念孤儿时代教堂钟声的玫瑰、准备戒毒打工赚钱回乡派红包的阿彬、成功戒毒而只求得到女儿谅解的荣生,在三年前的《被遗弃的针筒》的拍摄里,他们把自己的故事逐一娓娓道来,三年后他们的生活如何?是天国近了?还是柳暗花明?真实的自我愈见模糊还是清晰?
导演│沉晓闽
製片│龙淼渊
主人翁老王,58 岁,他的一生都在製作大型的毛泽东塑像,在当代艺术市场大受欢迎,而意外地晋身为「国际艺术家」,他的毛泽东凋像一个可以卖到700 美金以上。然而他并不懂所谓的现代艺术与行为艺术,仍旧住在没有暖气的狭小居处,信仰并推广毛泽东主义。他有一个疯狂的计划:製作一个一百公尺高的毛泽东凋像……
导演│王利波
影片希望透过一个普通中国公民的身份,对三峡工程决策过程、移民、地质灾害、建设基金等问题展开调查,以此向公众呈现一个真实的三峡工程。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探讨公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
导演│龙淼渊
製片│郝智强
在网路与影视的薰陶下长大的两个维吾尔族少年,新疆少年艾达尔与艾力,在叛逆和迷惘中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们似乎走得更远,因为他们爱上了一种危险刺激的极限运动——跑酷,从而开始了他们一个关于青春与抉择的历程。本片跟踪记录了艾达尔领军的ESP 跑酷团,这个原本辉煌的团队,因为社会与学业的因素,队员们已各奔东西。ESP 团队何去何从,跑酷少年艾达尔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Get daily insight and update containing tips, skills for your creativity
Zero Spam. You Can Unsubscribe An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