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袁楠茜
製片|邓芷莹
洋洋是一个很奇怪的人。
她是一个聋哑人,但不喜欢跟聋哑人玩。
她对朋友和爱人很温柔,却不懂如何跟自己的家人相处。
极限运动稍有不慎就会丧命,她不害怕吗?
在这个追逐消费的时代,一个聋哑人可以一直低物欲地流浪吗?
她经常给我提到自由万岁,没人知道她还要在路上漂泊多久,所 谓的自由有那麽珍贵吗?
洋洋身上有太多谜团,令我想找到答案。于是我选择跟着她一起走上重建自己的人生路。
导演|冯婧
製片|马天珺
食物,不仅维繫着我们的生命,还是解决个人及社会问题的入口,更是重建人与自然关係的起点。
新冠疫情带来的食物危机只是一次预演,但也提供了一个改变的契机,从吃开始,一群不为人知的「食物行动者」通过拯救 食物,改变了自己的处境,也改变我们的未来。
两颗来自家乡的杏子,一颗进了垃圾桶,另一颗则经历了一场不浪费的旅程,并把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恩传递给更多 普通人,拯救食物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导演|訾瀚
导演、製片|王惠
二十多年前,王永芝不屈于家暴,离开贵州。出走时,经过艰难的选择,她带走了二女儿,留下了大女儿和 4 岁的儿子。
自此,留在故乡的两个幼仔成为她之后岁月的牵挂。在山东组建新的家庭,照顾残疾儿子的艰辛,融入他乡的艰难,在微薄 的收入中求取倔强的自立⋯⋯都无法更替内心的「痛」与「重」。愈辛苦,「重」愈深。可长大成人的孩子们面对记忆中的母亲, 又该如何面对?永芝和她的孩子们,最终能否走出家暴的阴影?女人、母亲,在双重身份中,她们经历着怎样的困境?
导演|戴薇
製片|张子祥
马祖岛上唯一的体育馆,顶楼的铁皮屋里有一群听着军营里的哨声起床的角力选手。
影片围绕马祖角力队伍,透过返乡的教练、先天劣势的兄妹、 对未来充满困惑而行为脱序的青少年、透过角力和监狱中的父 亲通信的三兄弟等人,讲述溼冷海岛上的成长故事。地理环境的偏远,生命自身的侷限,面对「角力」这项运动,并非世人 所见的成败输赢。在两岸政治情势越发紧张的今日,他们在狭小的夹缝中看见的是怎样的未来?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选择,关于困境与出口,关于坚持与毅力 的故事。
导演、製片|林晨晖
製片|Micah FINK
徐教练是希望小学教语文的志愿者老师。三年前的一次县级足球赛上,他带领的球队引起了全国教育界的关注。新一轮的比 赛在即,他建立了一个足球之家,希望他的队员能多补充营养,加强锻炼。13 岁的谢婧瑜希望有天能成为像老徐一样的足球教练。15 岁的吴道燕是元宝球队的前队长,情窦初开的她在日常训练中屡受老徐的批评和苛责。对足球,她们都存在过怀疑,被动地热爱。除却「支教老师」温情、奉献的印象,徐教练对足球队的女孩训诫苛刻,有不可置疑的权威。而老徐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介入者,坚定之外,他有自己的脆弱、疑虑和歉意。
导演|苏家榆
製片|陈芷琪
阿祥天生四肢残废,虽然遭受能力歧视,但仍选择活出更好的 自己。他跨越贫穷,成为了平权先锋,获得香港人道年奖及政 府颁授荣誉勋章。
如今,他晚年所面对的是任何人也无力控制的「死亡」。他用 尽每一口气,坚守「自主生活」原则,为同路人争取医疗制度 内的人道权益。
阿祥离世之前刚开展了一项香港前所未有的计划:要建立一所 由残疾人士运作、为所有人服务的「伤残人士就业图书馆」。 他的一生充满奇蹟,同时展现香港残疾权益的变迁。
导演|薛雪
导演、製片|塔里克
在北京的中心地带,一位正在用脚作画的人,一副水墨工笔画其味无穷。
令人惊讶的是,儘管他身体伤残,仍可以自给自足。不仅实现 个人生活自立,更实现了经济的独立。他每日穿梭于整个城市 到同一个地铁站—他作画的地方。这是一个即使身处逆境也坚持梦想的自强哥的故事。
在跟进主人公生活的同时,筹备他的个人画展。这个画展意在打破人们对残疾的固有印象。将他视为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伤残。他努力克服一切障碍,打开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导演、製片|陈世鑫
导演|吴康
白鳍豚功能性灭绝后,洞庭─鄱阳湖流域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仅剩江豚。
一群昔日的渔霸在 2016 年开始转型与志愿者合作,成立协巡队开始保护生态,每日巡护,清查非法渔具,同时也成为了同行 口中的「叛徒」。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政府决定开始长达十年 的「禁渔」。而这也彻底改变了千千万万渔民的生活,旧的生 活方式即将改变,人如何从一个资源的索取者,转变成保护者与更新者 ?
导演 │ 董钧、闵韬
製片 │ 余雅琴
这是位于古城西安城牆脚下的医养结合的民营护理院,这里有百岁老人、离休老革命、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演员、虔诚的基督徒⋯⋯影片试通过长久的陪伴式拍摄復原出老年社会的公共空间模型,从对个体生存状况的深入记录,介入被拍摄物件的晚年生活,从「养老」问题切入对当代中国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观察,通过具体的人物和故事体现出人类面对孤独和死亡的回应、思考,既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也倾注了对生命终极议题的哲学性思考。
导演、製片 │ 王磊
因响应保护野生黑颈鹤号召而整体搬迁于此的滑石板村,村民们经过多年适应在这里耕耘出丰富的庄稼。2001 年突如其来的野生亚洲象打破了平静的生活,而后它们几乎定居于此,并且年復一年地啃食着农民的庄稼,村民们一边被政府要求保护野象但庄稼得不到应有赔偿,一边被野象威胁着生命安全,每天的出行只能依靠野象监测员刁哥的实时预警中寻找安全时机。刁哥的弟弟也在每天纠结种与不种庄稼的问题中逐渐拮据,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绝望。
导演、製片 │ 陈蔚慈
一场为了解决保丽龙问题的澎湖淨滩大冒险展开了序幕,从一开始的两人工作室,到号召了网路上的环保斗士们,一同踏上了澎湖的小离岛,有花屿、鸟屿、将军、望安、澎湖本岛等、沿途进行一场淨滩的冒险之旅,而这场冒险的过程中困难也随之而来,到底淨滩本身产生的碳足迹是不是更不环保呢?淨滩过后的垃圾又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像海浪拍打岸边,冲击着这场淨滩之旅。
导演 │ 江孟谦
製片 │ 曾群芳
《岛民居住可爱计画》以北漂青年的身分寻找稳定居住的可能,探索了租屋、买房、社会住宅等居住形式,最终在「合作住宅」中看到实践的可能,我们决定要成立自己的合作社以及合作住宅。
第二季我们将成立合作社、寻找伙伴、编写章程等,在实体活动中推广合作住宅也收集相同理念伙伴。同时纪录臺湾其他合作住宅的发展与进度、联繫国外成功的合作住宅,从中吸取经验。在第二季结尾正式成立公用住宅合作社,跨出共组合作住宅的第一步。
导演 │ 张艺馨
製片 │ 袁野
微微和秋璐,是广西某县城的特殊学校里的小姐妹,她们参加了一个不怎麽被乡亲们理解的合唱团——由一群和她们一样的听障孩子组成的「无声合唱团」。这个特别的合唱团,正是几年前因为微微唱出的一声「啊∼」,震撼了到山里来采风游玩的青年艺术家李博、张咏而组建的。
2018 年在首都北京音乐厅,秋璐和伙伴们用特别的歌声让观众为之动容。他们在后臺泣不成声,「我们是最棒的歌唱者」。合唱团让微微和秋璐变得越来越自信和快乐,走出了山沟,上过中央电视臺,交了很多新朋友。她们不再受人歧视而成为家里的骄傲、村里的小明星,但孩子们依然面临辍学或早嫁的命运。两个艺术家发现唱歌只是契机,更好的教育才能让他们拥有更多人生选择,于是 2019 年他们开始为孩子们转学到北京而奔波,而伴随而来的矛盾、不确定等等接踵而来的问题让两位艺术家感到困惑 : 努力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还是真正值得做的事情?这些特殊的小天才们会因为唱歌而拥有不同的人生吗?
导演 │ 周游、张一桓
製片 │ 邵寒冰
潘美好是一位乐观上进的年轻女性,也是一名轮椅使用者,27岁的她已经在北京独立生活了四年。儘管她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并受到老闆和客户们的喜爱,但她仍然面临着别人异样的眼神。面对生活,她依然靠着轮椅前行;面对社会,她与跟她一样的身障人士一起前行;面对将来,她下定决心在北京立足。一个月薪 5000 左右的轮椅女孩,如何在偌大的北京扎根?最近两年,是她事业上升的高峰期,也是她人生中的重要转捩点。
导演 │ 黄怡
製片 │ 袁晓彬
不愿再忍受家暴,决心离婚的姚亚贤抱着孩子回到了娘家。之后男方在一次探视孩子的过程中将孩子抢走。姚亚贤多次找男方沟通无果后,将自己积累的家暴证据和法医医院的伤情鑑定交给了派出所。派出所决定行政拘留王冬十二日。姚亚贤几次寻找孩子无果后,只能寄希望于二次诉讼开庭可以判决离婚并且拿到孩子的抚养权。可是开庭并没有像姚亚贤期待的那麽顺利,最终姚亚贤同意跟王冬庭外协商,得以视频探视孩子。
导演、製片 │ 邓伟
因亲人涉毒被捕或是外出打工,几家亲戚十几个孩子都同挤在阿什舅舅家共同生活,孩子们性格迥异却天真可爱,他们在一天天嬉戏打闹中长大。新年将至,同伴们陆续迎来归来的父母,没能等来母亲回来的毛色作把自己从新年团聚的欢乐氛围中隔膜出来。不久母亲贩婴入狱的消息传来,她认定这是谣言,要去见母亲问个究竟。长辈们并不允许,毛色作几经努力无果,离家出走。大家寻找到她时表弟意外去世,终究她在寻母之路上渐行渐远。
Get daily insight and update containing tips, skills for your creativity
Zero Spam. You Can Unsubscribe An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