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 范儉
製片 │ 杜海
余秀華是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女詩人之一,2015 年,她的一首大膽談論情欲的詩歌《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紅遍全中國,之後她的幾部作品都很暢銷,銷量達 150 萬冊,她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有上百萬粉絲。同時她也是殘疾人,患有腦癱,出名後她和丈夫離婚,那段婚姻是父母的安排,她並不幸福。
2022 年,一直渴望愛情的余秀華在 46 歲迎來一場戀愛,對方是她的粉絲,比她小 14 歲。這是余秀華人生第一次擁有愛情,她全身心投入,卻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家庭暴力,她的遭遇在中國引發激烈討論。
導演 │蕭郁儒
製片 │王紀堯
臺北市內湖區的老舊社區,有一處公寓的地下室住著十二戶獨居老人。
虔誠的張老太太為了讀好聖經開始學寫字;有酒癮的士官長仍 堅持一週六天到公園掃地工作;少女心未泯的賴小姐是地下居的跑腿和送餐員;罹患癌症的柯班長,仍想到歌廳找樂趣,大聲歌唱;彭先生每天清晨起床積極研究彩卷開獎號碼。
他們前半輩子人生曲折,因此平穩、自由的老年生活成為他們所望。即使他們面對疾病、貧窮、孤獨,但仍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大城市老去。
導演、製片 │ 王久良
在中國近海短暫的休漁期裡,幼小的魚蝦得以暫時的生長,然而,不等它們長全身量,瘋狂的捕撈季又將再次開始。越來越大的漁船,越來越小的網目,極盡所能的捕撈手段,只需短短數月,讓本已嚴重失衡的中國近海生態再次瀕臨崩潰的邊緣, 海底,也再一次如同荒漠般死寂⋯⋯
導演、製片 │黃嘉祺、何旭輝
爸爸:到時候你已經不是香港人了,你沒有香港身分證。
南南:我還有啊,我現在也沒有英國身分證。
爸爸:到時你就會有英國身分證。
南南:然後我是不是要把香港身分證給丟了?
爸爸:可能吧⋯⋯
2021 年,六歲的南南被動地跟隨父母和三歲的弟弟阿一移民來到英國展開新生活。
面對身份認同和生活環境轉變、姊弟關係的微妙變化與父母之間夾雜愛恨的相處—這個電影計劃將跟隨兩姊弟十年,迎來身份、家庭、愛情、學業和事業等必經人生課題,踏上一趟無法預計的成長旅程。。
導演 │陳東楠
製片 │徐筱
14 歲的清花剛剛迎來了初潮。根據大涼山彝族的習俗,女孩初潮意味著長大,需要一條新裙子步入成人的世界。但父母在外打工,撫養她長大的爺爺去年過世。於是,清花和小姐妹們決定自己邁上尋找裙子的旅途。
《清花的五月》結合了紀錄與虛構的拍攝手法,在真實人物、真實環境的基礎上,混合了現實、願望和想像的元素,與拍攝物件共同創作完成。
導演 │韓萌
製片 │杜海
石咀村坐落在中國西北部,這裡是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背 靠大山,遠離大海,距離北京 1400 公里。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家潘石屹就出生在這裡的一個貧困家庭。他是曾經的中國最大的 房地產企業—SOHO中國的老闆,擁有1.3億美金資產、在北京、上海黃金地段擁有頂級辦公大樓,許多國際著名的設計師,比如 Zaha Hadid 都設計過他的地產項目,獲得過無數國際獎項。 2019 年初,潘石屹在石咀村修建了「美德」幼稚園,並種下了 4 萬株玫瑰花。潘石屹希望宣導孩子們從小能夠在這裡獲得有關 「愛」、「誠實」、「和平」等美德教育。 這場美德教育是否能夠成功? 影片記錄了幼稚園的孩子們對真善美的天真理解與正在尋找愛、信仰和金錢的女性面臨的現實困境。 4 萬株玫瑰在中國西北部的石咀村經歷著春夏秋冬,花開花落, 它們在潘石屹和村民的內心,以及這部紀錄片中被賦予了更加複雜的含義;而村子裡的女性和孩子們,也在春夏秋冬、花開花落的時間流轉中重建著自我,探索著「美德」的真正意義。
導演 │蔣宣念、戢航
同性戀人「航」和「念」,計畫在明年一起成為母親,這源於航對父母的承諾—必須要在 35 歲之前完成他們抱孫子的願望。 但在中國,同性戀婚姻不被承認,未婚女性不能通過購買精子在公立醫院接受人工輔助生殖技術;她們決定遠赴柬埔寨做試管嬰兒,「訂製」一個寶寶。
這是一個關於愛、責任與身份認同的故事,以第一人稱「我」 為敘事主體,「我」是「航」,也是「念」,在自我凝視中書寫中國性少數群體為了建立家庭所面臨的妥協與困境。
導演 │ 蘇意惠
製片 │ 汪億展
魯凱族人德日尚辛苦採集一地石頭,準備蓋一座傳統石板家屋, 卻也是一座現代違建。部落長輩聽了讚賞、同輩青年們敬畏而遠之、公部門請他依法行事、周邊泡溫泉的觀光客們見到只問:「能不能送一塊石頭讓我帶回家?」。
父親過世前來不及蓋的石板屋,德日尚渴望替他完成,甚至超越父親,成為家族認可「男人該有的樣子」,卻在開工後,夢見自己蓋成了一座顛倒而畸形的屋子。德日尚的石板屋能不能順利完成?這座傳統家屋完成後,還能單純只是德日尚的家屋嗎?我們期盼的家是什麼模樣?
導演 │吳哲維
製片 │徐沛希
「特殊的長照陪伴」
吳欣霏曾說:「我並不認為我在照顧媽媽,反而是媽媽在陪伴我, 滿足我照顧的渴望」
在將近六年的拍攝紀錄中,這一組陪伴與照顧的故事,不同於 一般我們所認知的長期照顧,它純粹的去聚焦在母女間的真摯 互動,更像是一個超越人性親情的深度刻畫,也可以看到照顧 者吳欣霏這位角色的特別之處。
導演、製片│ 楊凡
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社會結構也劇烈地變化,春玉(導演的奶奶)的八個孩子也被這股浪潮帶入了不同的社會階層,擁有了不同的社會身份。
因為春玉的昏迷,他們不得不返回出生的貧窮山村。在等待春玉死亡的漫長過程中,他們既體會到了家族中階級的斷裂,又被血緣紐帶緊緊綁定在一起。
本片從導演的個人視角出發,記錄了家庭成員們複雜的情感歷 程,以及一座走向消亡村莊的變遷歷史。
導演 │梁丑娃
製片 │黃渝翔
《複製戀人》記錄了 4 位中國都市年輕女性與 AI 聊天機器人所展開的奇幻愛情故事—她們都與可以提供 24 小時陪伴傾聽服 務、一秒鐘就寫出動人情詩、並且永遠不會和她們說分手的 AI 男友談戀愛 ...
導演 │許明淳
製片 │李嘉雯
二戰後,數百名台籍日本軍人被蘇聯俘虜,《冰封的記憶》將 揭露他們這段瀕臨死亡的經歷。
透過照片、日記、錄音帶和零碎的記憶,瑛子渴望拼湊出深藏在父親心中的西伯利亞經歷。
96 歲的吳正男,目前所知唯一健在的蘇聯戰俘營倖存者,仍致力於訴說他的故事,並在人生尾聲中面對身份認同的問題。
陳以文對日本的情感讓孫子力航感到好奇,他開始探究祖父那段痛苦的戰俘記憶。
他們未曾被述說的故事彼此交織,編織成一幅共同記憶的織錦。
導演、製片 │施儀潔
導演、攝影 │陳淦熙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一群鴿子背著木製響笭負重前行,飛過一片又一片黃色的旱田。我們以為鴿子都想回家,但有些鴿子從開始就飛往反方向而不知所蹤。一位年老的農夫希望親朋好友都如他所養的鴿子一樣,齊齊整整,平安回家。可惜事與願違, 他看到荒廢已久的農田某一天長出太陽能板,朋友的家變成了法拍屋,村子如缺水的農作物,慢慢凋零。年老的農夫玩了一輩子的紅腳笭,他想延續不變的生活,但是家人有不一樣的想法,面對世代衝突,老農夫該如何是好?
導演 │雎安奇
《鄉》是「中國建築遺產三部曲」系列作品的第三部,可說是全球首部關於中國鄉村建築遺產活化的紀錄片。
「中國建築遺產三部曲」計畫將涉及調研全國25個省份、 近百家歷史文化鄉鎮,通過藝術化的影像表達,記錄這些建築遺產的前世今生,採訪數十位建築師、專家學者、以及建築活化的實踐者,客觀展現鄉村遺產的變遷,深入探討我國城鄉更新和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建築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之道。從文獻性和社會性及學術性三個方面,彌補了中國建築史和中國文化遺產歷史的影像空白。
本次提案影片《鄉》將聚焦其中幾個最具代表性的鄉村,深入探究在保護自然與經濟發展、農村生活與文化提升、建築美學與當代應用等議題,目標是通過有人文溫度同時可以引發深度思考的影像,以視覺講述數個動人的鄉村建築與人的故事。
導演 │閆好好
製片 │ 蟈蟈
跟隨 18 位 70 多歲的華裔女性,我們通過觀察她們的日常舞蹈練習,了解她們做為移民、長者、女性等多重身份的複雜集合體,對年齡的看法,對身份的認同,對生命的感知,以及她們作為舞者對登上更大舞臺的渴望。
我們的故事將進一步探討亞洲女性移民在現在美國的生活狀態, 以及她們的「美國夢」。在以登上《美國達人秀》為目標的旅程中,我們想討論現代老年人面對衰老、死亡的生命課題。
導演、製片│ 郭思源
本片的故事主線是跟隨著與城市一起生活經歷劇變的兩位主人公,一個重新回望故鄉的小女孩,與一位原一直持續紀錄唐山歷史變遷的老革命家。他們兩人分別代表了「過去」與「未來」。還有其餘經歷過地震各行各業的唐山普通人。從他們的 人生經歷裡看地震帶給他們的影響。
創傷是人類的共同經驗。每個人都有需要精神重建的時刻,每 個人都可以在堅強樂觀的唐山人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一部關於城市記憶,以及在一場災難後涅槃重生的城市紀錄 片。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去重新回望故鄉,思考鄉愁。思考災難,生命與死亡。如何在大時代的靜止點後,該如何面對且記住歷史並繼續好好生活。
導演 │王安民
製片 │周玠萱
趙國恭,自稱阿共,操著濃濃的臺灣國語,是臺灣登山界的傳奇人物。本片除了介紹臺灣高山協作員的工作日常外,亦能窺見阿共是如何將大半人生貢獻給山林,看似瀟灑的他,是如何面對自己的生命課題。年紀已踰耳順,經歷過大風大浪,為何又重返山林?
山,對於一般登山客來說是療癒、健身的地方;而山,對於阿共是他人生最泰然的地方?還是不得已的選擇?
Get daily insight and update containing tips, skills for your creativity
Zero Spam. You Can Unsubscribe An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