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 王磊
製片 │ 林家億
皮村是一個城中村,住著來自全國各地接近 3 萬名的外來務工人員和他們的孩子,他們用雙手建設著北京。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住在皮村裡的 4 個人的故事——文藝愛好者、小學生、即將衝破重重阻礙步入婚姻殿堂的姑娘,以及走在討薪和追求愛情之路上的年輕人。謹以此片,記錄當下中國最普通的勞動者們炙熱的青春,和夢想。
導演 │ 鄭灝勳
製片 │ 楊紫燁
過去約莫五年來,我與我的伴侶 Akashi 已經歷過五次流產。我們鮮少與親友提及這個過程。第一次流產後,我們很快地尋求醫療協助、嘗試人工受孕,包括子宮內授精與體外授精,但這些努力從未得到回報。
2018 年,我們面臨一個難題:這會是我們最後一次嘗試體外授精嗎?我們早已經歷這個過程無數次,承受了太多肉體以及情緒的壓力。儘管如此,她堅持要再試一次自然的方法。對她來說,體會懷孕的喜悅是她的一切。作為她的伴侶,看著她追求那讓她幸福滿足的母親身份,我只能支持她。
導演 │ 劉曉蓉、潘崇愷、李剛齡
製片 │ 劉曉蓉
「接班那一刻,面對的不再只是對傳統產業的愛,更多是掙扎在再現或創新、傳承或不服從、一次又一次的抉擇」。台灣六七年級生,一個被稱為「草莓族」與「沈默者」的矛盾青年世代,傳產被說沒希望、父執輩的輝煌無法再複製,他們要面對的,是最硬的接班問題。本系列將呈現受到美、中、日在台生根發展的傳統產業,並從接班者口述與追蹤,紀錄台灣面對在地化呼聲、複雜地緣政治、及全球化競爭下的發展思維與年輕世代告白。
導演 │ 顧桃
製片 │ 高巍
本片是一部民族題材紀錄片,在中國內蒙古最大的城市呼和浩特拍攝,民族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互交融⋯⋯。呼可夫拍攝一部利亞特薩滿的紀錄片長達八年,他感受到祖先對他的訓斥,他在酒後嚮往自由,感受孤獨⋯⋯。父親的離世讓烏日根的精神世界崩塌,他思考重新回到自由的草原,他笑著看著遠方,怕琴聲停下父親會更遠⋯⋯。蘇和獨自一人從草原來到城市,舞臺上耀眼的燈光,還是無法消除他的孤獨感,他的孤單在日常的歌聲和經營裡⋯⋯。
這個城市有晴,有陰,有青春,也有憂鬱⋯⋯。
導演 │ 陳長清
製片 │ 郭恒奇、于瑩瑩
北京宋庄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當代藝術家聚居區。影片拍攝已近 5 年,全片以顧桃為第一主人公,以四個人物當下的現實境遇與狀態展開多線敘事,這些人物的故事與命運互為交疊與關聯,使觀眾不僅可以看到一幅這個時代的「世態眾生相」,且能準確感知他們遭遇的強大的現實洪流⋯⋯影片想要探究的是,作為自己所在時代的「警世者」與「先知」的藝術家們和善於將別人的現實生活搬上銀幕的紀錄片導演,在堅硬的現實面前、榮譽與光環的背後,他們有著怎樣真實的命運與故事?
導演 │ 莎韻西孟
製片 │ 郭郁濃、洪頌茹
爺爺 Wilang 離世後,奶奶 Yabay 無法面對先生的死亡,又無法接受未成年孫女未婚生子,遲遲不接受孫女回家。儘管在家人的陪伴下,奶奶這一年裡始終無法擺脫喪偶的沮喪與憂傷。Gaga(泰雅族傳統慣習)環扣著這一個泰雅族家庭的日常,泰雅族人們透過 Spi(夢境)與祖先藉以連結,並獲得生命的啟示。於是在這一位家族精神領袖逝世後,導演的家人們輪流夢見他的歸來。
隨著時間過去,我們還是繼續做著有爺爺身影的夢,就像他從來沒有離開過,一直與我們生活著。
導演 │ 德格才讓
在他的前世,他是她的丈夫。在今世,他是她的孫子,他是同一個人。
在她的前世,她是他的妻子。在今世,她是他的奶奶,她是同一個人。
今年他們的年齡加起來一百歲了,他們在同一屋簷生活著。
導演、製片 │ 龍淼淵
孔子死於 2497 年前,但他的金科玉律仍然被繼承發揚。孟老師人到中年發現來自臺灣的生命之光,她毅然拋家捨業,東北殺到嶺南,在深圳開學堂,教授儒家經典,兼營學貫中西,為廣大無法信任主流教育系統的中國家庭提供替代方案。沒成想孟的江湖地位迅速攀高,但樹大招風,她的學堂違法被驅逐。孟老師苦思冥想,這次,她看到的學生是零到三歲的嬰兒。
導演 │ 許慧晶
製片 │ 梁圓
北京市郊一群孤兒和問題少年在 70 歲老人的帶領下訓練棒球。馬虎的到來打破了球隊的寧靜,打架鬥毆、拉幫結派,成了隊員和教練的眼中釘。一場大火,北京清理了幾百萬人,棒球基地也被限期搬離。半年後球隊將代表亞太區參加美國世界級少棒比賽。他們能否團結一心,克服重重困難,突破自我?未來孩子們的命運又將如何?
導演 │ 周浩
製片 │ 賀珊
三位山村裡的姑娘,兒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面臨的問題將越來越現實,有人 15 歲輟學在外打工,有人繼續求學⋯⋯數以千萬計的,來自中國農村的年輕人們,他們的世界,也許是第一次被這裡長時間完整地記錄。
導演 │ 羅苡珊
製片 │ 吳璠
2017 年的融雪季,失聯 55 天的臺灣登山客梁聖岳與劉宸君在尼泊爾的岩洞被尋獲。宸君已離世,而倖存的聖岳打破受困天數的世界紀錄,引來各地媒體採訪。聖岳帶回宸君的遺書,宸君在一封信中交代我不要過度悲傷,並學會愛人。於是我拿起相機,與聖岳一起面對宸君的遺願。然而,這個心願卻隨著我回到校園、聖岳展開新工作而產生變化。在雪融季節,有些事物重見天日,也有些事物順著雪水流逝;事件過後,我們該怎麼帶著記憶走向未來?
導演 │ 陳英尉
製片 │ 李敏芝
「實踐自由」—— 是傳統工筆畫藝術家石家豪的信念。石家豪在香港出生及發跡,游刃於國際當代藝術巿場,事業處於第一個高峰時,卻已預視未來創作的局限。矛盾的性格,令他置身兩極之間:傳統與當代、巿場與創作自由、個人與社會。這些年頭,在充滿張力的香港社會,石家豪如何選擇他的創作路?
導演 │ 王申
製片 │ 趙佳
鏡頭追隨一塊白色大理石,記錄它如何在希臘礦場被切割採出,運往中國。又在中國工廠被製成希臘式旅遊紀念品,再經世界商品海洋城市「義烏」被販回聖托里尼,由至此拍婚紗的中國夫婦購回國陳列在自家的希臘式洋房中。在順著國際貿易的食物鏈折返航行的過程中,這塊石頭好似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重走了全球資本主義時代的奧德賽之旅。
導演 │ 盧盈良
製片 │ 李建良
我哥阿志,十二歲通靈,從那時開始在家幫人問神辦事,我對他的質疑也從此而來,因為許多信徒得到了幫助,而他卻一直無法擺脫困頓的生活。我好賭成性的父親,相信神明會開明牌給他,我虔誠祈求身體健康的母親,身體卻每況愈下。長年來的無力感,讓我很早就疏離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直到投入紀錄片工作,當我不斷的在理解別人的生命時,我常常反思到自己身上,為何我不試著去理解自己的哥哥?而我的家人,又將如何面對我的回歸與質疑?
導演 │ 韓萌
製片 │ 杜海
距離北京 40 公里的廊坊市是中國空氣最污染的城市之一,為了保障北京的空氣品質,廊坊承受了巨大壓力。李局長制定了一系列具有爭議性的政策治理污染。同時,作為一位敢言的地方官員,他出版了三本霧霾題材小說。這部紀錄片記錄了一個城市治理霧霾的過程中權力機構和普通民眾之間、利益和代價之間的力量博弈。
導演 │ 金行征
製片 │ 張超
影片記錄七位沒有手臂的藝術家的生活經歷,以及他們當下真實生活狀態。他們有著相似的生活悲劇,但他們在逆境中不甘示弱,迸發出昂揚向上的勇氣和力量,用自己的口與腳去爭取更有價值的收穫與成就,並腳踏實地,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自尊。最後,七位無臂的藝術家,為回饋與報答社會,他們主動義賣自己的作品,共同籌資在雲南貧困山區建了一座樓——七子樓。
導演 │ 張楠
製片 │ 祁郁、陳奕松
西元 2018 年,中國人再築長城。北方群山中,一段因抗日戰爭而馳名的喜峰口長城,在殘破殆盡之際迎來了一支由無名之輩組成的施工隊伍。從官員、工匠、農民到漁民,每個人對所修這段長城都充滿不同的理解。長城腳下的漁民李志超一家與賈長月一家,近在咫尺卻形同陌路。他們彼此都認為對方是「外來者」,而在長城大修的拆遷疑雲之下,李、賈兩家不得不同氣相求。古建工程師朱新文半生小心謹慎,他帶領施工隊租住在李家,開工後遭遇到賈家的諸般阻撓。面對絕險的施工環境和來自同行的質疑,他不得不克服難題,證明自己。長城以內,出岸鎮的王立山一家世代經營磚廠,為故宮、長城燒制「御用」城磚。王家父子在生意上矛盾重重,令王立山倍感磚廠後繼無望。借喜峰口工程採購長城磚之機,王立山對兒子進行了一次考驗。
導演 │ 李剛齡
製片 │ 許懷民
1949 年,二戰結束之際,有一批人跟著蔣介石因戰亂來到臺灣後,一直單身著,住在一種叫做單身退員宿舍的地方,他們始終相信過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去,然後 .. 就這麼住了下來,直至今日。他們的靈魂在不寬卻深邃對台灣海峽飄流著,不知道老家的父母或妻兒是否還活著?直到開放兩岸探親後,得到的答案是幾人歡樂幾人悲⋯⋯。這是大時代下的被迫移民,快要消逝,他們的故事,透過一位背老兵骨灰回鄉的人,編織出大時代的豁達與無奈。
Get daily insight and update containing tips, skills for your creativity
Zero Spam. You Can Unsubscribe An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