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X 視納華仁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中國美術學院電影學院教授,奧斯卡紀錄片評審委員。她致力於發掘人才, 支持和推廣中國紀錄片走向國際化。陳玲珍女士監製和製作的電影和紀錄片達數十部,其中紀錄電影包括入圍第 96 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金門》、獲得威尼斯影展地平線最佳紀錄片的《1428》,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音樂人 生》、《街舞狂潮》、《大同》;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評審團大獎《少年小趙》,榮獲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 節新人單元評委會大獎、並入圍聖丹斯影展世界紀錄片單元的《塑料王國》,以及獲得FIRST 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的《棒!少年》,2021 年荷蘭阿姆斯特丹紀錄片國際影展開幕片《四次旅行》等等。
CNEX視納華仁聯合創辦人暨製作總監,參與50 部以上紀錄片、電視紀錄片與紀實節目的企劃製作、編導,代表作如《反對者陳獨秀1879-1942》(2012) 、 《冲天》(2015)、《傳家本事》第二季總導演(2017)、《萬物滋養》總導演(2018)等。2020 年完成聖嚴法師紀錄片《本來面目》,同年獲選擔任奧斯卡影藝學院會員、奧斯卡金像獎紀錄片選片委員。
程十卉,現任CNEX 內容監製及合夥人。曾任職中央電視台、BBC 英國廣播公司倫敦總部、鳳凰衛視等媒體平台和製作公司擔任高階管理職。其監製、製片的紀錄片作品曾在中國國內外屢獲獎項,包括2009 年芝加哥電視節人物傳記類金獎紀錄片《末代皇帝溥儀》;2011 年羅馬電影節和2011 年阿姆斯特丹紀錄片節展映紀錄片《臨刑會見》,該片亦在英國BBC 播出。在紀錄片領域工作逾十年後,十卉曾轉戰綜藝領域,擔任監製及製作人職務,主要綜藝作品均為央衛視週末黃金檔和新媒體平台S 級節目,包括:央視一套《信中國》;北京衛視《音樂大師課》一至四季;四川衛視、嗶哩嗶哩《咱們穿越吧》一至四季;優酷人文紀實綜藝《念念青春》等。
張與蘭,現任CCDF 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總監,負責協調與統籌大會活動事務,她同時也是影片製作人並參與CNEX 台北辦公室所製作的紀錄短片及系列紀錄片。在加入CNEX 之前,張與蘭曾擔任國家地理頻道製作人,負責台灣和中國大陸地區的影片企劃開發與監製。她的職業生涯始於為國家地理頻道和 Discovery Asia 製作國際紀錄片節目。目前致力於支持華語地區紀錄片工作者並推廣紀錄片製作。
Bryan CHANG 是一位入圍艾美獎的台裔美國紀錄片工作者,以其具社會與政治意識的作品聞名。他的影片曾在《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大西洋月刊》及美國公共電視等重要媒體平台播映,並於日舞影展等國際知名影展首映。
他的長篇紀錄片作品包括《Brasslands》(導演)、《毒梟文化》(剪輯)與《來自密克羅尼西亞的美軍》(製片/剪輯)。他曾擔任入圍艾美獎的系列節目《Sesame Street in Communities – Talking About Race》的導演,並在奧斯卡入圍的紀錄長片《黑錢》中擔任剪輯師。近期,他執導了榮獲皮博迪獎的 PBS 系列節目《Art in the 21st Century》中的數集,並擔任由Henry Louis GATES 主持的 PBS 節目《Making Black America》首集的剪輯師。作為剪輯師,他最近參與的兩部長片《She Runs the World》與《The Travel Companion》皆於 2025 年翠貝卡影展全球首映。
Bryan 是布魯克林影人聯盟(Brooklyn Filmmakers Collective)與亞裔美國人紀錄片網絡(A-Doc)的成員,並曾入選 DOC NYC 的「40 Under 40」名單。他同時是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合作制電影製作公司Meerkat Media 的創始成員。
王淼(導演、製片、剪接)是一位出生於北京、定居紐約的創作者。她的多部得獎作品曾於國際重要影展與場館放映,包括古根漢美術館,並於美國戲院上映、全國電視頻道播出,並透過全球各大數位平台發行。在完成她的藝術碩士期間,她曾向兩位導師學習:知名平面設計師Stefan SAGMEISTER,以及紀錄片傳奇人物Albert MAYSLES。設計訓練使她對視覺細節、構圖、色彩與質感如何影響人類感受擁有敏銳的觀察;而MAYSLES則教她如何洞察人們細微的舉止與情感。這兩位導師後來也成為她於2005年創立 Three Waters Films 的靈感典範。她的敘事風格細膩地捕捉多樣生活經驗之間的微妙空間,探討遷徙、歸屬與人性複雜性的主題。她的作品具有電影感與抒情特質,建立於銳利的觀察式風格之上。王淼執導並製作了三部紀錄長片:《錄取通知》(MSNBC Films)、《尋岸》(《紐約時報》2000–2025年間最佳電影)、《北京出租車》(《紐約雜誌》影評人推薦),以及多部短片,包括《Made by China In America》和《黃牛山》(PBS播出)。她的作品獲得多個機構支持,包括Chicken & Egg、Impact Partners、Firelight Media、日舞學院、Jerome基金會、紐約州藝術委員會、翠貝卡電影學院、IFP(Gotham)、Flaherty電影研討會,以及Women Make Movies等。她擁有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以及帕森設計學院設計與電影碩士學位。王淼亦為美國影藝學院會員。
彭文蘭是定居於倫敦的獨立製片/導演,九零年代開始於央視擔任英語節目製作人,製作了中國第一個新聞評論 調查節目《焦點訪談》。回到英國後,她先於中央資訊中心(英國政府媒體部門)擔任 UK Today 的製片人,並 曾於 1991 年入圍紐約影展。接著於 BBC 擔任數個中國紀錄片影集製片人,包含分為三系列討論中國現代文化 的《崛起中國》(ITV);以大英帝國為主題的紀錄劇情片《隱密的王國》(BBC2);以上海為主題的《China Close-Up》(BBC2)等等。彭文蘭長年擔任 BBC 及英國和歐洲的工作坊講師,並經營以製作紀錄片為主的公司 Sinoscope,多年來也製作了許多由中國前往英國拍攝的電視劇和劇情片。其中包括:謝晉導演的《鴉片戰爭》; 央視連續劇《孫中山》以及十二集的紀錄影集《大國崛起》。
馮都是一位曾榮獲艾美獎的獨立紀錄片導演和製作人,2025 年古根漢藝術成就獎獲得者,2024 Chicken and Egg電影機構女性導演成就獎,奧斯卡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成員,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兼職教授。馮都執導並製作了2025 年日舞影展國際紀錄片單元競賽影片《約會遊戲》,該片獲得了Doc Edge 最佳國際導演獎並在20多個國際影展中廣受好評。由她執導的《密語者》入圍了2023 年奧斯卡短名單。該片在2022 年的翠貝卡電影節的競賽單元首映,並獲得了12 個國際電影節獎項和在15 個以上國家的發行播映。她亦執導了由美國公共電視特別節目《港灣》,該片並請到知名音樂家馬友友特別擔任單曲配樂演奏。
馮都以不同的身份參與了13 部紀錄片的製作,曾擔任製片人、導演、和監製等各種角色。她的製片作品包括《Night of Nights》(2024 年),該片入圍CPH:DOX 電影節競賽單元;《我們在黑夜的海上》(2022 年),該片在釜山國際電影節獲得特別提及獎;《曠野歌聲》(2021 年),在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獲得金亞歷山大獎提名;《孔子夢》(2019 年),在卡羅維瓦利國際電影節展獲特別評審團獎和中國電影紀錄片學院獎。《尋岸》(2017 年),在美國西南偏南電影節獲得特別評審獎,以及《我只認識你》(2015 年),在廣州紀錄片節獲得三項大獎,不僅成功在中國院線發行,並因影響力倡議活動,推動了政策改革。該片更於2019 年榮獲DocImpactHi5 獎。
馮都為2007 年的日舞影展特別評審獎得主。另外,由她聯合製作的《南京》不僅入圍奧斯卡,更榮獲皮博迪獎和日舞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該片一度創下了中國紀錄片的票房紀錄。馮都曾為日舞製片人工作坊、美國亞裔媒體中心、加拿大Hot Docs 藍冰紀錄片孵化專案,Chicken and Egg 工作坊擔任培訓導師,她也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策展顧問。馮都出生於上海,現居紐約,她擁有復旦大學新聞學學士學位,並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新聞學碩士學位。
江松長是一位以舊金山和台北為據點的電影工作者。他的紀錄短片《金門》在2024年獲得奧斯卡提名。他先前的紀錄長片《時光機》獲得艾美獎和哥譚獎的提名,並在十多個國際影展中獲獎。他執導了PBS的五集系列片《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中的兩集,並在2021年獲得了皮博迪獎。他過去的作品包括艾美獎提名的《A Village Called Versailles》。Leo 是亞裔美國人紀錄片網絡(A-Doc)的共同創辦人,亦為美國影藝學院紀錄片分部的成員。
吳凡,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英國愛丁堡瑪格麗特女皇大學藝術節策劃與管理、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紀 錄片製作雙碩士。從事影展策展、影片企劃、紀錄片製作等工作超過 20 年。曾任女性影展行政統籌與活動總監、 CNEX 主題紀錄片影展策展人、CCDF 華人提案大會總監、CNEX Studio 製片(參與《街舞狂潮》、《幸福定格》 等多部作品)、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活動統籌與選片人、北藝大與台藝大電影系兼任講師等。曾著有《電影○製 片》、《電影○影展》二書。現任鏡電視藝文節目部【另一種注目】節目製作人,節目獲得超過 30 項國內外影展 肯定。
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平時靠打影像雜工過活,熱愛真實電影,現職為自由的影像工作者,作品多與 自我的困頓及抒發有關,近年專心投入探討信仰與性別的領域之中。導演長片作品《牧者》獲金穗獎與捷克基諾 國際獨立影展最佳紀錄片,並入圍台北電影獎;《神人之家》入圍瑞士真實影展國際長片競賽單元,獲第 24 屆台 北電影獎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觀眾票選獎,並入圍第 59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剪輯。
Gary KAM 是一位韓國首爾為根據地的紀錄片製片人,致力於創作引人入勝的故事並支持獨立紀錄片創作者。他的作品包括《蝸牛星球》(2011,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最佳長片)、獲奧斯卡提名的《In the Absence》(2018)、《歸北者》(2019,DMZ國際紀錄片影展最佳韓國紀錄片、TIDF與FIDBA最高榮譽大獎)、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官方紀錄片《Crossing Beyond》,以及在韓國吸引了33萬觀眾觀賞的《The Red Herring》(2022)。
他曾於柏林影展紀錄片工坊(Berlinale Doc Station)、Docedge Kolkata、DMZ國際紀錄片影展、Docs By the Sea、EBS國際紀錄片影展等擔任紀錄片導師,並於 Whickers Foundation、IDFA Forum、IDA 擔任評審與選片委員。Gary 同時也是美國影藝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會員。
Laura NIX 是一位獲得奧斯卡及艾美獎提名、榮獲皮博迪獎的導演、編劇及製片人,她的作品包括近期的 Democracy Under Siege、紀錄短片 Walk Run Cha-Cha、長篇紀錄片如 Delikado、Inventing Tomorrow、The Light in Her Eyes 及 The Yes Men Are Revolting,還有劇情長片 The Politics of Fur 等。
她的電影曾在 Sundance、Toronto、Berlinale 及 IDFA 電影節首映,並透過 HBO、Arte、ZDF、VPRO、CBC、NHK、Canal+、IFC 等電視頻道與平台,在美國及多個國際地區進行院線及電視發行。
她曾獲得多項大獎,包括 2017 年 Sundance Discovery Impact 獎及 2018 年表彰女性紀錄片導演卓越成就的 Chicken & Egg 獎。Nix 在里德學院取得歷史學學士學位,並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獲得視覺藝術碩士學位。現居洛杉磯的她,是美國影藝學院的成員,並在該學院紀錄片部門執行委員會中擔任職務。
我在紀錄片電視行業工作了四十多年,其中過去二十年幾乎全部在亞洲,跑了香港、新加坡、南韓和中國大陸。 我將時間分配在製作原創製作、或將作品「改編」為國際版本,以及教學訓練。多年來,我擔任過許多角色,包 含研究員、開發製片人、製作人、監製、編劇、劇本醫生,但最讓我滿足的是教學訓練。
1983 那年我開始拍紀錄片。1986 年,西方的紀錄片團隊首次獲准進入內蒙古拍片時,而我是那次工作小組的一 員。自此,我在亞洲改編了四十多隻紀錄片,其中包括《解密紫禁城》(國家地理頻道——國際,2009 年獲觀眾 票選第一名)、《北京歷史》(BBC Worldwide)、《武當山上工夫龍》(國家地理頻道——國際,獲紐約電影/電 視節銅牌獎)、《中國航天英雄》(暫譯)(探索頻道亞洲,獲亞洲電視大獎「高度讚賞」獎)、《韓國最夯: Rain》(暫譯)(探索頻道亞洲,亞洲電視大獎決賽)、《韓國最夯:金妍兒》(暫譯)(探索頻道亞洲,獲 2010 亞洲電視大獎最佳剪輯獎、最佳導演亞軍與其他兩項目)。我在 LIC 的原創作品包括《飛虎傳奇》、《中國 金絲猴》、《盲猴歲月》、《中國天鵝湖》、《最後的小火車》等。近期項目包括與歐洲廣播公司進行有關《潮汐》 (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愛爾蘭)、《橋》(德國)和《羊》(德國)的國際聯合製作。我其實也有創作 型的紀錄片產出,例如,我參與的製片與編劇作品《罩袍下的世界》就獲得 2014 年國際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
在沒有開發或製作紀錄片時,我享受投身於世界各地的培訓計畫。我曾在 IDFA、IDFA 學院、Hot Docs、Sunny Side、Greenhouse、Baltic Forum 和 Dragon Forum 擔任培訓講師,並在韓國、日本推動多項培訓計劃。我亦在 「跨越邊界」(Crossing Borders)擔任七年首席講師,這是個集結歐亞各地電影人的國際性長期培訓計畫。
Pat FERNS 是Ferns Productions Inc.的總裁,曾製作過加拿大最優秀的獲獎節目,以及領先世界的媒體活動。Pat於 1985 年在班夫電視節上啟動了公開提案大會,並把這標誌性的提案大會活動帶到世界的五大洲。他是CNEX 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的總體企劃暨國際顧問,此活動今年已是第十六屆。在 2000年,他因「對加拿大電視業的傑出貢獻」成為第五位榮獲著名的加拿大電影電視學院成就獎的獲獎人。2005 年,他被授予加拿大勳章,以表彰他對業界的貢獻。Pat也在最近完成了書籍處女作⎯⎯⎯他的回憶錄《大局:加拿大獨立電視製作的個人歷史》(暫譯)。他現居於溫哥華島上的卑詩省雪莉(Shirley, B.C.)。
Get daily insight and update containing tips, skills for your creativity
Zero Spam. You Can Unsubscribe Anytime